全文检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法大  >  正文

犯罪与司法学术座谈会暨中国犯罪学大辞书编修研讨会在京召开

来源:犯罪与司法研究中心   4-11   阅读:
T AAA

4月6日至7日,中国政法大学犯罪与司法研究中心在京郊十渡召开了犯罪与司法学术座谈会暨中国犯罪学大辞书编修研讨会。研讨会邀请了中国犯罪学学会前任会长康树华教授、民政部政策研究室主任王圣三、国家综治委副局长宋全中、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副院长刘邦惠教授、中国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刘艳萍教授等20余人莅临会议。中国政法大学王顺安教授、施琦博士和赵福伟副主任等研究中心领导以及全体工作人员参会。

召开本次研讨通过研究探讨我国目前犯罪与司法发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以及犯罪学大辞书的重要地位和缺陷,旨在进一步促进我国犯罪与司法的发展与完善,解决我国犯罪学界目前存在的诸多问题,推进犯罪学大辞书的进一步修改与完善。会议共分为两个阶段进行,涉及内容涵盖犯罪学在国内外的发展历史和现状,犯罪学在21世纪出现的新情形、新特点以及犯罪学大辞书重新编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等研讨主题。

会议由王顺安教授主持,他首先介绍了参加此次会议的领导和嘉宾,以及此次会议的准备情况。随后,他就“犯罪学进入21世纪的新发展、新问题”做了专题报告。他向与会嘉宾详细讲述了犯罪学在我国这30年的发展历程,就新世纪犯罪学如何更好的服务于国家、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他指出,我们不能只研究犯罪,更要研究反犯罪,研究犯罪是为了更好的控制犯罪。

随后,康树华教授就“中外犯罪学的发展历程”和“犯罪学大辞书的编修”做了主题发言。康教授指出,犯罪学在国际上有100多年的历史,然而目前在我国处于一种萎缩的状态。原因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在建国初期那种左的思想影响下,很多人认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犯罪不会越来越多,会越来越少。二是受当时苏联的影响。苏联当时没有犯罪学,所以我国也没有设犯罪学。我国的犯罪学研究是改革开放后从青少年犯罪研究开始的。康教授还认为,犯罪学的发展任重道远、大有作为,犯罪学不仅在中国,在世界上也必将大放异彩。

会上相关学者回忆了他们95年编写的犯罪学大辞书的情形。介绍了犯罪学大辞书在中国犯罪学历史、乃至世界犯罪学历史上的重要地位。表达了重新编修犯罪学大辞书的愿望,也期望为我国犯罪学的兴旺发达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刘邦惠教授、刘艳萍教授、于国旦教授、朱松滢教授、施琦博士分别从犯罪心理学、美国刑法学、青少年犯罪学、部队社区矫正等方面谈了自己对犯罪学发展与现状以及犯罪学大辞书编修的看法,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北京东元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赵福伟、北京鑫盾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宋涛、北京太行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刘海涛等分别从实务的角度谈了他们对当前社会犯罪的特征与存在问题的看法,提出了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些思路和见解。同时,他们也表达了对重新编修犯罪学大辞书的支持与热情,纷纷表示愿意为犯罪学大辞书的编修提供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的支持。

两天的会议上,与会嘉宾与教授、学生畅所欲言。王顺安教授在总结发言中表达了对大家的谢意。他说,此次研讨会达到了两个目的:实现了思想上的碰撞,并让我们深刻认识到重新编修犯罪学大辞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虽然,犯罪学大辞书的重新编修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但是,只要大家守望相助、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够为中国犯罪学的发展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编辑 米莉)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 热点新闻 |
| 法大微信 |
扫一扫,知道更多
| 微博 |

手机版 | mobile phone version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 网络工作室负责维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电子信箱:news@cupl.edu.cn


新闻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