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检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法大  >  正文

日本学者出口雅久做客名家论坛 解读日本法学教育体制

来源:科研处、法学院   6-15   阅读:
T AAA

6月13日晚,日本立命馆大学法学部教授、副学部长、国际诉讼法学会副理事长出口雅久先生做客我校名家论坛第102场,在学院路校区图书馆学术报告厅为我校师生作了题为《新法学院体制与年轻学俊》的精彩演讲。副校长张保生教授出席论坛,法学院院长薛刚凌教授主持,法律硕士学院副院长辛崇阳教授担任翻译。本次活动由科研处主办,法学院承办,近百名教师和研究生聆听了出口雅久先生的精彩演讲。

出口雅久教授首先介绍了当前日本的法学人才培养机制。在近年日本法学教育体制改革后,日本法学教育出现了双轨制:一方面是各学校固有的法学部教育,另一方面是新建立的法科大学院教育。前者类似于我国的法学研究生教育,以培养法学研究型人才为目的;后者类似于我国的法律硕士教育,以培养法律实务型人才为目的。

出口雅久教授对日本法科大学院的设立目的和对法学教育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日本法科大学院的设立最初是为了替代当时日本兴盛一时的司法考试培训机构。后者完全以通过司法考试为目的,缺少对学生法学素质的整体训练,给日本的法律界和教育界带来了困扰。为建立更加合理的法学实务人才培养机制,日本开始设立法科大学院,对以获取司法考试资格和实务技能为目的的人才进行系统培养。

法科大学院设立的最初目的是要把日本司法考试通过率提升到70%以上,但日本律师协会出于自身垄断利益的考虑,使日本的司法考试通过率仅停留在20-30%之间,但这一数字比起之前日本司法考试1%左右的通过率已经是天壤之别。

但是,法科大学院的建立给日本的法学理论教育带来了不利影响:通过司法考试及获取法律实务技能的巨大诱惑激励越来越多的法科学生投入到法科大学院的学习之中,而法学师资也正在向法科大学院转移。相比于传统的法学部教育,这些学生通常不够关心法学基础理论研究,而这些教师也通常缺乏理论研究的深度和精力,这导致了日本法学基础理论研究和比较法研究出现了人才危机,并导致了日本法科学生在法律指导思想和价值观培养方面的弱化。

最后,出口雅久教授指出,美国式的法学院教育并不适合日本法学教育的发展,他建议日本学习德国的法学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各个大学联合组成的研究机构对法学理论研究人才进行培养,并以高额奖学金作为激励,吸引人才。

在互动环节,出口雅久教授回答了老师和同学们的提问,并通过图片展示了自己工作的地方以及幸福的家庭。讲座在热烈、友好的气氛中圆满结束。

关闭

| 热点新闻 |
| 法大微信 |
扫一扫,知道更多

手机版 | mobile phone version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 网络工作室负责维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电子信箱:news@cupl.edu.cn


新闻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