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 2010年硕士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项目评审工作在学院路校区图书馆会议室举行。评审专家组组长、副校长兼研究生院院长朱勇教授主持评审会。朱勇在评审会上指出,“硕士研究生创新实践活动资助项目”是学校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提高研究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重要举措,旨在深化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为了做好项目评审工作,学校成立了2010年硕士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项目评审专家组,并分设法学学科和非法学学科评审专家组,各由来自各相关学院的13名知名教授组成。
2010年硕士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项目,是我校继2010年秋季的博士研究生创新实践活动资助项目和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项目评审结束之后,专门为硕士研究生设置的创新实践活动资助项目的第一次申报和评审工作。此次项目申报面向实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全体2010级硕士研究生。
2010年硕士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项目自2010年12月21日发布公告和开始接受申报,截至2011年3月11日,经审查,全校各院共申报190项创新实践项目。其中法学类7个学院共申报139项;法学学院以外的8个学院申报51项。
为确保项目评审的公平公正科学高效进行,研究生院拟定了专家组评审规则,同时根据各学院2010级硕士研究生人数、创新实践活动资助项目申报数和全校拟立项总数,经科学测算,提出了各院拟立项数并经专家组讨论通过。
此次参加评审的项目经过硕士研究生本人申报、所在学院审核和推荐、专家预评审,最终进入项目终评程序。评审工作遵循“科研导向、面向现实、注重创新、宁缺勿滥”的原则,各位评审专家认真阅读材料、听取各预审专家的点评,结合申报项目的选题立意、前期工作基础、研究思路、研究前景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评议,经过讨论和投票表决后,确定了《不动产转租的制度完善——以租赁权性质为视角的探讨》等60个法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创新实践活动资助项目”和《论色诺芬的仁慈僭主》等28个非法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创新实践活动资助项目”予以立项资助。
根据《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项目管理办法》的规定,结合今年项目申报的具体情况,2010年度获准立项的“硕士研究生创新实践活动资助项目”,每个项目资助金额为4000元。
获得项目资助的同学将在导师指导下按照项目申报书的规划认真开展研究工作,合理使用资助经费,按期进行中期考核,并在规定的时间内结项。各学院和项目指导教师负责监督、检查项目实施情况并掌握项目进展情况。

为加强研究生科研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在校研究生积极参加各种创新实践活动,切实提高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学术能力,2010年我校实施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制定了《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项目管理办法》。按照《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项目管理办法》的规定,自2010年起,我校设立优秀学位论文培育项目和研究生创新实践活动资助项目,其中,研究生创新实践活动资助项目的资助数量,由研究生院每年根据学校划拨的专项经费和社会、个人的捐赠资金数额等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