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下午14点30分,“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明法’经济学系列讲座”第九讲“实现以人为本的人口与经济社会均衡发展——尽快启动二孩晚育软着陆的探讨”, 在研究生院图书馆学术报告厅开讲。主讲人是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中心教授、博导、美国杜克大学医学院与社会学系曾毅教授。法学院柯华庆副教授主持了本次讲座,并为本次讲座进行了精彩点评。
曾毅教授首先指出我国目前生育率低于更替生育水平的现状。接着,通过大量的数据调查及在不同的模式假设下进行的比较研究,分析了长期保持现行生育政策的弊端性以及实行二孩晚育软着陆政策的有利性。曾教授指出,现行的生育政策导致的独生子女“高风险家庭”模式,非常不利于对后代的教育;而“一孩半”政策造成的日益严重的出生性别比偏高现象更是带来很多严重的社会安全问题。二孩晚育软着陆政策则可以缓解这些问题,并可以使劳动力增加,符合现代社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模式的需要,缓解人口的老龄化所带来的严峻挑战。随后,曾教授以目前的生育率和人们对于生育的需求进行调查的结果为材料进行了科学的计算,结果显示这一政策并不会造成人口的失控,也不会导致人均资源的快速减少,所以从总体看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曾教授又从政府财政的角度指出,现行政策会使得政府付出昂贵的管理成本及政治代价。而且,二孩晚育软着陆实施后,很多孩子会得到合法的身份,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符合以人为本理念。最后,曾教授提出了二孩晚育软着陆政策的可行性建议及尽快启动该政策的紧迫性。
在点评过程中,柯华庆副教授高度赞扬了曾毅教授的学术态度及演讲内容的科学性,指出曾毅教授通过统计数据及科学推理所得出的结论具有很强的可预测性,这种扎实的实证研究态度让我们钦佩。柯华庆副教授强调,由于曾教授的研究目标是以人为本的,通过比较研究后,其得出的结果和研究目标相符,所以这种研究成果具有很强的可行性。最后柯华庆副教授提出,目前的生育政策已经导致了很多问题,如果不尽快采取相关改革建议,五至十年后可能会出现其他较为严重的问题。
“明法”经济学系列讲座是研究生院为改变法学和其他专业研究生知识结构单一,弥补我校研究生经济学知识的不足而专门举办的。为引导广大研究生关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和现实,洞察中国经济社会及经济学领域的新发展、新动向,开拓其学术视野、完善其知识体系、提升其理论品味,推动创新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由研究生院主办、法学院法律经济分析中心协办。
2010 年,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明法”经济学系列讲座已经举办了九讲。通过邀请国内经济学界的学术大家和著名学者做客法大“明法”经济学讲座,畅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在学校内外引起了广泛的影响,已经成为研究生院的品牌活动,后续的系列讲座也将陆续展开。
曾毅教授简历:
曾毅,教授,博士生导师。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人口学博士,1986-1987年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1989年5月破格晋升为北京大学教授。曾任北大人口研究所所长。现为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 北京大学健康老龄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美国杜克大学医学院老年医学部、老龄与人类发展研究中心与社会学系教授, 杜克大学中华人口与社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曾荣获二项国际学术奖及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全国哲学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等11项省、部级及全国学术奖。截止2010年11月,曾毅在北美、欧洲发表英文学术论文106篇,其中70篇发表在匿名评审的SSCI和SCI国际一流刊物;在国内发表论文95篇,其中71篇发表在国家级核心学术期刊;出版著作21本,其中包括:在欧美出版英文著作6本,国内出版国外发行英文著作3本,在国内出版中文著作12本。截止 2008年3月1日,据SCI及SSCI检索系统记录,有755篇其他学者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的论文引用了曾毅的研究成果;其中440篇引用的是曾毅作为第一作者的成果。曾毅是ISI (International Scientific Institute) 2000年9月公布的1981-1998全球SCI和SSCI引用率高的“高影响力论文”学者之一(其中中国社会科学学者有二位入选:林毅夫与曾毅)。1996年荣获德国Max Planck Institute的“杰出研究学者(Distinguished Research Scholar)”终身荣誉兼职称号。2010年5月当选为荷兰皇家艺术与科学院外籍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