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检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法大  >  正文

开拓创新思路 促进学术交流——国际法学院举办第一期教师沙龙

来源:国际法学院   4-21   阅读:
T AAA

为了配合学校开展2010年科技创新年活动,增强学术氛围和科学精神的培养,促进教师间思想的交流与拓展,国际法学院通过组织学校师资力量,广泛联系国内外知名国际法专家学者,策划了国际法教师沙龙系列活动。该活动由国际法学院分党委书记兼副院长杜新丽教授、副院长马呈元教授以及国际私法研究所、国际经济法研究所和国际公法研究所所等策划组织,参加者将包括国际法学院各任课教师、行政人员以及邀请具有国际知名度的校外专家学者。该系列活动将采取“聚焦热点、思想创新、主要但不限於学术”的灵活确定主题方式,为大家提供一个良好的学术科研交流机会。

4月20日下午2时,主题为“1980年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CISG)的适用”的第一期教师沙龙在学院路校区图书馆一层会议室举行。本次沙龙由分党委书记杜新丽教授主持,国际法学院院长莫世键教授和国际私法研究所朱子勤教授主讲。国际法学院副院长马呈元教授和张丽英教授等三国各方向的教师以及受邀的嘉宾参加了本次沙龙并参与讨论。

本次沙龙主要围绕由一个国内具体案例引发的关于1980年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适用范围以及我国对相关条款提出保留产生的法律后果问题展开,莫世键和朱子勤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立法背景资料及对《公约》的解读,得出了各自的结论。

之后与会教师就《公约》在我国的适用、《公约》条款的解读、国内法和国际条约的关系,我国《民法》第142、145条的适用以及我国对《公约》第一条b项做出保留的立法初衷和现实意义等具体问题进行了激烈的探讨,在分歧与争执中发现问题,在推导与推翻中推敲立法之本意,在现实规定与现实情况中探求实务的可行规则。

本次沙龙气氛热烈融洽。虽然时间有限,但教师反响积极,踊跃发言表述观点。会后,学院教师表示非常赞同教师沙龙的交流模式,支持学院把教师沙龙继续办下去,并且要办好,同时大家还对如何办好教师沙龙、如何选定讨论题目献计献策。最后,杜新丽做总结发言,表示今后将听取多方面的意见,调动更多的社会资源,通过在国际法学院学术网站设立专栏等方式将有进一步探讨意义的沙龙主题继续下去,使这个交流平台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

关闭

| 热点新闻 |
| 法大微信 |
扫一扫,知道更多

手机版 | mobile phone version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 网络工作室负责维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电子信箱:news@cupl.edu.cn


新闻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