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检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法大  >  正文

“北京市青少年法商教育研究”课题召开开题论证会

来源:法治政府研究院   10-10   阅读:
T AAA

9月29日下午14时,由我校法治政府研究院、教育法研究中心共同承担的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委托课题“北京市青少年法商教育研究”在北邮科技大厦召开开题论证会。该课题由我校副校长马怀德教授担任主持人。司法部法制宣传司副司长姜金方、教育部法制办公室副主任王家勤、教育部法制办公室副处长王大泉、北京市教委法规处处长何劲松、教育法研究中心主任王敬波教授、司法行政学院副研究员周兰领博士、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刘兆敏博士、法学教育研究与评估中心李慧敏博士以及北京市部分区县教委负责青少年法制教育的负责人等20余人参加会议。课题主持人、我校副校长马怀德教授主持会议。

王敬波教授代表课题组汇报了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方案和研究思路等。她首先从 “法商”概念出发,针对当前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的困境,提出以“法商”为基础,通过法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多学科专家共同攻关,根据不同年龄段青少年身心特点,分析其接受法律知识的客观规律,研制青少年“法商”的测评体系,制定出科学、系统的青少年“法商”教育方案,探索实践青少年“法商”教育的有效形式和途径,对《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进行贯彻和落实。

随后,出席会议的法学、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方面的专家发表了对青少年法商教育这一课题的认识理解,来自北京市各区的青少年法制教育宣传工作者也从实践经验出发,介绍了基层青少年法制教育宣传工作面临的困境。与会专家、学者对“法商”概念表示出极大的兴趣,对“法商”概念具有的社会意义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与会者还对课题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案进行了研讨。

司法部姜金方副司长和教育部王家勤副主任作为课题组的顾问,对课题研究报以很高的期望,热情鼓励各专业学者发挥所长、群策群力做好工作,并表示将尽全力为课题提供支持。

最后,马怀德作总结讲话,他针对目前青少年法制教育发展的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青少年的法治意识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基础,也是中国未来法制教育的重中之重,并对如何借助“法商”概念构建青少年法制教育体系进行了深入的论述。

关闭

| 热点新闻 |
| 法大微信 |
扫一扫,知道更多

手机版 | mobile phone version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 网络工作室负责维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电子信箱:news@cupl.edu.cn


新闻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