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检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法大  >  正文

增加论文体裁 严格质量控制 着力提高毕业论文质量——有关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管理办法修订的问答

来源:新闻中心   10-27   阅读:
T AAA

本科生毕业论文是本科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四年学习成果的全面反映,又是为进一步学习和深造打下良好基础的关键训练环节。有关毕业论文改革的话题,也是目前社会上比较关注的热点。近日,为进一步加强毕业论文工作的需要,学校对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进行了修订。为使广大同学充分了解修订内容,记者就具体修订情况,对教务处相关负责人进行了专访。

记者:《办法》日前已颁布,能给我们介绍一下此次修订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答:可以。此次修订主要目的是,进一步体现学校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优化和要求,不断提高毕业论文质量。

学校针对毕业论文工作的改革,已经酝酿了一段时间。此次修订工作是在总结我校近几年来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的经验与存在的问题,吸取我校师生及社会上各种相应的意见和建议进行的。目前,高等教育对本科阶段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已有了近一步的认识。学校经过广泛研究和深入思考,优化了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提出本科阶段不仅仅要培养学术型人才,更要培养实务型人才,即突出培养学生职业伦理、实务操作能力、综合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根据这样的目标定位,学校进行了一系列的本科教学改革,此次本科毕业论文的改革是这系列改革中的关键环节之一。

记者:那么,这次修订主要涉及的内容有哪几个方面?

答:主要有两大内容:一是增加毕业论文体裁,并对各种体裁提出了相应的基本要求。除了保留原有的学术论文外,增加了案例分析、毕业设计和调研报告等三种体裁,同时在各个体裁的选题和撰写等主要环节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以保证毕业论文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是优化毕业论文质量控制环节。简化了部分控制环节,如取消论文评阅制度;增设了论文原创性检查制度,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处理办法;进一步明确了学校、学院和指导老师的职责;增加了论文工作结束后的质量控制机制,并建立相应的检查结果使用制度。

记者:增加论文体裁是此次修订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同学们都很关注这一变化。能不能就论文体裁的变化和要求做出进一步的说明?

答:当然可以。此次修订,提出了论文可结合专业特点,在体裁方面体现多样性,采取学术论文、案例分析、毕业设计、调研报告等形式进行。也就是说,以后学生可以选择撰写原有的学术论文,也可以选择撰写新的体裁的毕业论文。

为保证各种体裁的论文质量,针对四种体裁,学校除了提出总的原则要求以外,也提出了具体的基本要求,并列出了相应的评分标准,供学生和指导教师在选题、撰写和答辩时参考使用。

比如,调研报告体裁的选题要求为:选题能反映一种或者若干种社会问题,能反映调研对象的实际状况和客观问题;选题应具有一定的前期工作基础,并明确调研思路、方法、地点、相应实施条件,以及本人能直接参加并经努力能完成的调研任务。而调研报告的撰写要求为:调研重点反映调研对象的实际状况和问题;反映问题客观,数据真实,资料翔实;调研报告交代调研的整个过程,写作格式规范,层次清晰,结构科学,建议合理;多人合作的应明确具体分工和贡献。

为保证论文质量和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能顺利完成撰写任务,《办法》要求毕业设计和调研报告等体裁的选题应具有一定的前期工作基础。也是出于同样的考虑,学校鼓励学生结合大学生科研创新课题和大学生创新性实验等前期项目成果,拟定毕业论文题目。

记者:在论文选题上,此次修订突破了原有的“一人一题”的原则要求,允许多人共同选题,是出于怎样的考虑?

答:毕业论文选题原则上应一人一题。考虑到专业特点和论文体裁的实际需要,《办法》提出,毕业设计和调研报告等确需团队合作方能完成的,可由多人进行共同研究,但每选题最多不超过3人。同时要求必须明确每个人的具体分工和贡献。

记者:答辩要求是此次修订的另一主要变化,请给我们介绍一下。

答:好的。修订后不再要求所有的论文都必须参加答辩。只有符合以下四种情况之一的才参加答辩:一是论文成绩为优秀等级的须参加答辩;二是多人合作完成的论文须参加答辩;三是优秀等级以外其他等级的,学生可申请成绩升级答辩;四是学校要求各个学院应抽取一定比例的优秀等级以外其他等级的论文参加答辩,但具体比例由学院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记者:毕业论文质量一直是大家关注的问题,此次修订如何优化毕业论文的质量控制环节?

答:学校一直坚持对毕业论文实行全过程质量控制,要求各环节应符合本环节质量标准,才可以开展下一环节工作。此次修订进一步明确了如下要求:指导教师在各个环节的职责;突出了学院论文检查工作的内容;学校开展原创性规范抽查,对发现抄袭、剽窃等行为的给予严肃处理。此外,尽管去掉了论文评阅环节,但《办法》有针对性地增加了论文工作结束后的质量控制机制,并提出相应的工作检查结果使用建议。

有关原创性抽查,《办法》就抄袭、剽窃等行为做了严肃处理规定:1. 抄袭、剽窃不超过论文全文10%的,责令修改论文一周后答辩;2.抄袭、剽窃占论文全文10%—20%的,根据抄袭、剽窃性质,酌情给予责令修改论文一周后或延期一学期答辩的处理;3. 抄袭、剽窃占论文全文20%以上的,根据抄袭、剽窃性质,酌情给予责令修改论文延期一学期或一学年答辩的处理。

需要指出的是,《办法》强调了教师的指导职责,对教师的论文指导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对不认真履行指导教师职责,学校将追究相关责任。《办法》还强调了指导教师和学生应相互主动加强联系,要求学生应定期向指导教师汇报进展情况。

记者:那么,《办法》什么时候开始实施?

答:《办法》自颁布之日起实施,即从2006级学生开始执行。《办法》实施后,学生和指导教师都要转变观念。学生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了解各种论文体裁的要求来进行论文选题,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撰写工作。教师也要明确各种论文体裁的要求,加强指导工作。

关闭

| 热点新闻 |
| 法大微信 |
扫一扫,知道更多

手机版 | mobile phone version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 网络工作室负责维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电子信箱:news@cupl.edu.cn


新闻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