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中国政法大学代表队在悉尼举行的第17届曼弗雷德•拉克斯国际空间法模拟法庭亚太区竞赛中获得最佳诉状奖。我校代表队队员是来自外国语学院的尚宽和国际法学院的吴昭昭,教练为张丽英老师。
曼弗雷德•拉克斯国际空间法模拟法庭竞赛是国际空间法学会主办的面向各国大学生的模拟法庭赛事,从1992年以来每年举办一次。该竞赛分为亚太区、北美区、欧洲区三个赛区,其中亚太区的竞赛每年4月在悉尼举行。亚太赛从2000年开赛以来,参赛队一直超过其它两个赛区参赛队之和,且竞争激烈。本届亚太区竞赛于2009年4月14日至17日在悉尼举行,共有来自中国、中国香港、澳大利亚、印度、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和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27支代表队参赛。
我校代表队经过激烈的角逐,获得了“最佳诉状奖”,这是中国队在境外空间法模拟法庭比赛中首次获奖。最佳诉状奖反映一个队的科研、辩论、文字组织、职业素质等能力。对于非英语国家的学校来说更是不易。在准备比赛的10个月里,队员们为撰写诉状做了细致的研究工作,查阅了国内外的大量资料。10个月来,诉状几易其稿,经过了大胆的重写和精心的修改之后,最终提交的诉状约2万字,脚注257个。诉状共援引国际条约38部、各国国内法10部、国际法院判例37例、学者的专著和论文158篇、联合国档案29宗以及新闻报道4条。由于研究工作的细致深入,诉状中涉及的许多问题是其它参赛队未曾涉及的,具有较强的新颖性和说服力。在比赛中,法官们对我队涉及的一些新颖的论点、渊源、案例均表示了兴趣。这也是指导老师和参赛队员共同努力与协作的结晶。
赛前凌岩老师和李居迁老师对队员进行了精心的指导,凌岩老师为了组织比赛队伍,从2008年6月起即开始选拔队员、准备比赛,数月来花费了大量的心血。李居迁老师在开赛前为两位队员进行了法庭辩论的训练,并指出了诉状中存在的问题。开赛前夕,在张丽英老师的组织下,和前参赛队员任飞、崔东豪的参与下,进行了多次密集的口头辩论模拟训练,并交流宝贵的参赛经验。拟一同参赛的国际教育学院台湾籍学生张琄菡同学花费了大量时间为比赛查找资料,一起讨论诉状的写作,但遗憾的是最后因病未能赴悉尼参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