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晚,美国Baker Botts合伙人张利宾先生应邀在学院路图书馆学术报告厅为我校学子作了一场主题为“Law, Career and Life (法律、职业与生活)”的精彩讲座。中美法学院齐东祥教授担任本次讲座的评议人。本次讲座由共青团中国政法大学委员会主办,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会承办,银河法律教育中心协办。
张利宾先生首先从自己的经历谈起,中学毕业于天津外国语学校的他考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专业,在攻读研究生学位期间被选拔为中央电视台英语节目特聘记者,开始报道法律事务。在一家知名的美国律师事务所北京代表处工作后,决定赴美学习法律,并于1997年获得美国德克萨斯州大学奥斯汀法学院法博士学位(J.D.),持有纽约州注册律师执照与律师执业资格。
讲到法律的学习,张利宾先生认为一个法律人才首先要具备发现问题的能力,即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实践、判断来发现问题,然后才是去查找法律,解决问题。法律学习不只是对法条的识记,而应该不断的思考,发现问题,提出批判。法律学习的方法比法律本身更重要,掌握法律学习的方法才能触及法律的精髓。以美国为例,美国是判例法国家,但是不能单单研读案例,因为随着社会环境的发展,案例也是不断演进的。法律职业者、法律学者通过思考批判,促使法律演化发展就是对法律的贡献。
对于职业的选择,张利宾先生说职业与工作是不同的,职业应该与兴趣联系在一起。很多人不知道怎么样做职业规划,其原因就在于不知道自己的兴趣之所在。因此他建议大家投入到实践当中去。未来有一定的模糊性,也因此才神秘而美丽。生活也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职业规划要确定自己的目标然后在实践中探索,并且随个人的机遇,国家的命运,生活的环境做出调整。
生活的方面,张利宾先生强调个人兴趣的重要性。他个人喜欢美术并且一直维持着这一业余爱好。他说,用艺术的思维可以更好的来解释法律。对于复杂的法律概念,如果配予图示,就可以很容易的理解。人的思维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理性,一部分是感性,因此法律的严谨与艺术的感性是可二者兼得的。
整场讲座,张利宾先生用广阔的视野、渊博的知识、丰富的阅历与从容的谈吐获得了阵阵掌声。在总结法律、职业与生活三方面的融合上,张利宾先生说“Law is my passion, my mission, my dream!”认为如果将自己热爱的事情作为职业那么就会有热情去做,就不会有杂念,而且就能做得更好。
齐东祥教授结合自己毕业于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应用化学专业,进而研习法学,获得美国耶鲁大学法学院博士(J.D.)的经历进行了点评。在互动交流环节,张利宾先生表现出的平易近人的亲切感进一步拉近了与学生之间交流的距离。张利宾先生与齐东祥教授以自身的睿智与远见回答了同学们关于金融危机,外资所所实习、留学以及英语学习等问题。讲座在融洽而充满生机的氛围中结束,学生们从中获得了人生感悟、职业规划等诸多方面的有益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