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检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法大  >  正文

我校学生获得2008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北京赛区一等奖

来源:教务处 肖宝兴   1-4   阅读:
T AAA

据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公示和近日在重庆大学召开的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颁奖仪式暨工作会议消息,我校学生代表队在2008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荣获佳绩,实现新的突破。我校2008年新组建的两支代表队在我校代表队2007年首次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即获得北京赛区二等奖的基础上,这次由常雷、刘晓文、韦贵组成的参赛团队,获得北京市一等奖;凌婧、闫圆、王立群组成的参赛团队,获得北京市二等奖。两队的指导教师都是我校科学技术教学部刘淑环老师。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是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和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共同主办的面向全国大学生的群众性科技活动,创办于1992年。是一项以数学知识为引导、计算机运用能力及文章的写作能力为辅助的综合能力竞赛,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收获在课堂里和书本上难以得到的宝贵经验。在教育部领导“扩大受益面,推动教育改革”的指示下,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广大教师的积极指导和参与下,十几年来该活动参赛规模增长迅速,已经发展成为全国高校中规模最大的基础性学科竞赛和全国高校中规模最大的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之一。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每年举办一次,大学生以队为单位参赛,每队3人,专业不限。竞赛题目全国统一,一般具有较大的灵活性以供参赛者发挥其创造能力。赛题一般来源于工程技术和管理科学等方面经过适当简化加工的实际问题,不要求参赛者预先掌握深入的专门知识,只需要学过高等学校的数学课程。参赛者应根据题目要求,完成一篇包括模型的假设、建立和求解、计算方法的设计和计算机实现、结果的分析和检验、模型的改进等方面的论文(即答卷)。竞赛评奖以假设的合理性、建模的创造性、结果的正确性和文字表述的清晰程度为主要标准。

作为以法科为主的多科性大学,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对我校本科生具有很大的挑战。而2007和2008年的两次组队参赛,有效锻炼了我校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充分考验了我校学生的洞察能力、创造能力、数学语言翻译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团队精神和组织协调能力,同时提高了相关专业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热情。学校还将继续鼓励并支持同学们组队参加各类科技竞赛。

今后学校将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力加强数学和科技知识教育,强化学生的科学素质培养,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理念,养成科学精神,实现知识、素质和能力的协调发展与全面发展。

中国政法大学学生2007、2008年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奖一览

序号

参赛年份

队员1

队员2

队员3

指导老师

参赛等级

获奖等级

1

2008

常雷

刘晓文

韦 贵

刘淑环

B

北京一等

2

2008

凌婧

闫 圆

王立群

刘淑环

A

北京二等

3

2007

师琳

宋佳徽

孙庆健

肖 滢

北京二等

关闭

| 热点新闻 |
| 法大微信 |
扫一扫,知道更多

手机版 | mobile phone version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 网络工作室负责维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电子信箱:news@cupl.edu.cn


新闻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