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下午,清华大学历史系秦晖教授应我校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系列讲座“西方文明大系”和 “政管论坛”的邀请,为我校师生做了题为“自由主义与社会主义:现代文明中左与右的由来”的精彩学术报告,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丛日云教授主持了讲座并进行点评。
秦晖教授讲座的主题,是分析作为一种价值体系和社会现象的“自由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由来,两种“主义”的人性的根基,解决两者对立的出路。他指出,就如人都追求“获利最大化”和“闲暇最大化”一样,自由主义和社会主义都植根于人性深处,是人性中不同要素的表现。比如,自由主义反映了人性的“逐利”特征,“社会主义”反映了人性的“求安”特征等。人性的基本特征不会改变,人性的两面性也不会变,所以“自由主义”与“社会主义”都有存在的合理性与长期性,我们不能对两种“主义”做简单的价值判断和取舍。
如何解决困扰着现代人的“自由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的分歧?秦晖教授提出他的基本思路:对立的双方应该形成几个基本的共识,都承认“群已权界”,即私域与公域的区分;承认在个人领域应该追求“自由”,在公共领域应该尽可能“民主”;有一些领域很难区分究竟属于个人领域还是属于公共领域,在这种情况下,应该以民主的方式划定两者界限并随着社会变化而不断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