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国际法学会与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联合举办、中国政法大学凌岩教授主持筹办的国际刑事法院(中文)模拟竞赛,经过组委会近半年的积极组织筹备,将于2007年8月17日在北京万寿庄宾馆拉开帷幕。该竞赛得到美国麦克阿瑟基金会(MacArthur Foundation)的赞助。
竞赛举办的目的和意义
2002年7月1日正式成立的国际刑事法院,是国际刑法领域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发展。它对整个国际社会关注的最严重的犯罪拥有管辖权。国际刑事法院致力于实现世界范围内的真正正义,它的建立对国际法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国际刑事法院模拟竞赛的举办是为了促进国内对《罗马规约》以及国际刑事法院运作程序更准确的理解;促进国内对国际刑事法院和国际刑法的教学和研究;通过对补充性原则和可受理性问题的研究,有利于国内更好地把握对国际刑事法院应采取的态度和立场。
竞赛的特点
这是第一次在中国举行国际刑事法院模拟竞赛,竞赛的组委会借鉴了一般国际性国际法模拟法庭竞赛及国外举行的国际刑事法院模拟竞赛的规则,较科学地设计了竞赛规则。国际刑事法院模拟竞赛的案例由为建立国际刑事法院而召开的罗马外交大会的执行秘书长李世光先生撰写,着重当前国际刑事法院运作中的热点,涉及面广,蕴涵了很多值得挖掘的问题。各参赛队或者作为检察官、或者作为被告人的辩护律师、或被害人的法律代理人撰写了书面意见,并与其他队轮流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口头辩论。法官根据各队的组织能力、论据阐述情况、对法官提问的回答情况以及语言表达能力进行综合评分。组委会邀请了来自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外交部、军事科学院、军事法庭、中央军委等单位的国内杰出的法官、检察官、外交官、军法专家以及各大学的国际法和刑法教授担任法官。前南刑庭的刘大群法官将担任决赛的主审法官。
竞赛的主要参赛队
国际刑事法院模拟竞赛吸引了全国13所院校报名参赛,它们是: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北京外国语大学、外交学院、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武汉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西北政法大学以及西南政法大学。各参赛队将在即将开始的模拟竞赛中一决高下。
竞赛安排和奖项设置
国际刑事法院(中文)模拟竞赛将于2007年8月17日至19日在北京万寿庄宾馆举行。8月17日至18日进行预赛和半决赛,19日进行决赛。竞赛期间前南斯拉夫国际法庭刘大群法官将为参赛选手做两次有关前南刑庭的精彩演讲,晚上还将安排放映前南刑庭和卢旺达刑庭的审判录像短片。19日下午决赛后将穿插国际刑法论坛。根据各参赛队提交的书面意见,将最终评出最佳检察官书状、最佳被告人书状、最佳被害人书状以及最佳书状总分第一名、第二名和第三名。在口头辩论环节,国际刑事法院模拟竞赛经过预赛、半决赛和决赛三个阶段,将决出冠军、亚军和第三名,以及被告人方最佳辩手、被害人方最佳辩手和检察官方最佳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