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检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法大  >  正文

破历史最高记录 我校2006年申报教育部科研项目喜获丰收

来源:科研处   12-20   阅读:
T AAA

根据教育部最新项目立项的通知,我校2006年申报教育部科研项目获得全面丰收,共计获得各类科研项目18项,其中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3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12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1项。

我校2006年度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有三项课题中标,被正式批准立项,分别是张保生教授为首席专家的《证据科学的理论体系与应用研究》,获得资助60万元;李曙光教授为首席专家的《国有资产法律保护机制研究》,获得资助50万元;常林教授为首席专家的《医疗纠纷解决机制的法律问题研究》,获得资助40万元。这是我校历年来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被批准立项最多的一年,仅今年一年的立项数就占前3年立项总和的75%,彰显了我校科研力量在国家重大理论和应用问题研究中的地位。

张保生教授和常林教授分别为我校教育部重点文科实验室――证据科学研究院的院长和副院长,《证据科学的理论体系与应用研究》和《医疗纠纷解决机制的法律问题研究》两项研究课题均主要依托该院的研究力量。证据科学研究院以“开放、流动、联合、竞争”为指导思想,以证据法学研究和法庭科学技术为两大研究领域,以法医学、物证技术学和证据法学为三个主要研究方向,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研究、综合研究为特色,面向国际证据科学前沿,适应国家重大需求特别是法治建设的需要,解决我国司法实践面临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

2006年,我校申请的教育部其他项目也收获颇丰。法律史学研究院的林乾教授和诉讼法学研究院的杨宇冠教授分别获得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的资助,被资助的项目分别为《中国古代权力的法律规制》和《死刑案件的程序控制》。

我校在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的申报中获得立项12项,分别为常林教授主持的《中国专家辅助人制度模式研究》、郭金霞副教授主持的《司法鉴定质量控制法律制度研究》、金眉教授主持的《中国亲属法的近现代转型——从〈大清民律草案亲属编〉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刘玫教授主持的《传闻证据规则及其在中国刑事诉讼中的运用》、刘鑫副教授主持的《医疗执业不当利益法律规制研究》、鲁涤副教授主持的《DNA证据规则研究》、王广彬副教授主持的《社会法基本理论问题研究 》、戴孟勇博士主持的《优先购买权制度研究》、李建伟副教授主持的《我国企业立法体系改革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应星教授主持的《弱势群体的群体利益表达机制研究》、解启扬副教授主持的《墨学现代化研究》、崔蕴华副教授主持的《子弟书、弹词与木鱼书--中国三大流域说唱文学渊源研究》。其中获得规划项目9项,获得资助45万元,青年项目3项,获得资助9万元。在我校本年度项目申报中,证据科学研究院认真组织本院研究人员申报,共申报10项课题,申报数量在我校各单位中位居第二,其中5项课题获得资助,立项率为50%,占全校立项总数的41%,获得资助25万,占全校资助总额的46%,成绩显著。

今年是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启动年,该项目面向普通本科高校的在编教师,今年全国共有47个在研成果立项,我校继续教育学院王广彬副教授的《中国古代传统保障与现代农村社会保障法制研究》受到该项目资助,资助金额5万元。

关闭

| 热点新闻 |
| 法大微信 |
扫一扫,知道更多

手机版 | mobile phone version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 网络工作室负责维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电子信箱:news@cupl.edu.cn


新闻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