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楷模
石亚军
老师们、同学们、同志们:
中央要求,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线,目的就是要使全体党员通过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深入贯彻,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内化为崇高信念,继而外化为模范行动。胡锦涛总书记要求我们,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是要把握其时代背景、科学内涵、实践基础、精神实质和历史地位。以这五个要素为棱镜,正好折射出党员先进性的五种形态。今天的党课,围绕做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楷模这一主题,就五个要素和五种形态的关系谈谈我学习的心得体会。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与共产党员先进的悟性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体现了我们党准确把握时代跳动脉搏和发展趋势的卓越洞见力
历史上,不看世界发展的大势,固步自封,作茧自缚,导致国家和民族衰亡的例子比比皆是。公元12世纪,中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后来,世界重新洗牌,世界的中心从欧亚大陆的东部转移到西部,1500年时,世界上的财富和城市集中在地中海区,尤其是意大利,后又跨越大西洋,到了北美的最东部。大家知道,清朝从1644年到1911年共延续了268年,从1662年到1795年是史称的“康乾盛世”。在这个时期,中国的经济水平在世界上是领先的。乾隆末年,中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一位,人口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3,对外贸易长期出超。也正是在这一时期,西方发生了工业革命,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快速发展。但是,当时的清朝统治者却不看这个世界的大变化,夜郎自大,闭关自守,拒绝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最后,在短短一百多年的时间里,就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在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面前不堪一击。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充分吸取历史教训,回应由当代世界的发展变化、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践现状、党的历史方位这三大现实构成的时代背景,深刻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体现了党的性质和宗旨的时代精神、时代内容和时代特征。
第一,综览世界格局的重大变化,着眼于“办好我们自己的事情”。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方面表现为总体和平、局部战乱,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同时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因素相互交织,恐怖主义对人类危害上升,另一方面表现为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快。而中国经过20多年改革开放,经济持续发展,综合国力有很大提高。世界在激变,中国在发展,西方敌对势力把中国作为未来潜在对手,妄图遏制中国的崛起,对我国实施渗透、颠覆和破坏活动,不仅千方百计地妄图把其政治制度、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强加给我们,而且在诸如台湾、香港、西藏等问题上,也殚精竭虑地制造麻烦,设置障碍,破坏我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特别是《反分裂国家法》通过以后,西方敌对势力联手阻挠我统一、干涉我内政的势头明显加强。以“东突”为首的“三股势力”加紧实施新的恐怖活动,法轮功骨干分子利用邪教与国际敌对势力相呼应,近年来活动猖獗,一有机会就兴风作浪、破坏捣乱。在纷繁复杂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党面临的选择是,如何利用国际形势有利的方面,规避不利的方面,抓住机遇,在国际经济和政治事务中争取主动和主导。
第二,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着力于落实“发展是第一要务”。虽然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是在“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的状态下实现的。人口多、底子薄、资源贫乏,依然是我们的基本国情。我国人均能源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建国50多年来,我们的GDP增长了10倍,但矿产资源消耗增长了40倍;单位产出的能耗和资源消耗水平明显高于国际先进水平;第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只相当于美国的1/30、日本的1/18和韩国的1/7。2004年中国对世界经济的总贡献是4.3%,但是我们消耗了全球30%的煤炭、27%的钢铁、25%的铝材和40%的水泥。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由于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需求多样化,利益关系复杂化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利益阶层分化加剧,贫富差距悬殊,这种状况出现在人均GDP从一千美元向三千美元跨越的关键时期,必然使各种社会矛盾加剧和凸现,1999年以来,我国基尼系数基本上是以每年0.1个百分点在增长。如何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既促进经济的增长,又实现社会兼顾性的进步,既提高发展的效率,又实现社会的公平,以展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我们党面临的现实挑战。
第三,把握我们党的历史方位,落脚于使党始终处于时代的前列。经过80多年的奋斗,我们党的历史方位经历了两个转变,一是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二是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经历了这两个转变之后,历史和时代对我们党提出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这个基本问题,以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并赋予了我们党坚定地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的历史任务,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庄严使命。两个转变、一个基本问题和两大历史性课题要求党的具体纲领、历史任务、领导体制、工作制度、领导方式、活动方式都要更新和变化,以适应新形势和新情况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2、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要像其准确把握时代背景那样培养共产党员应有的先进的悟性
共产党代表着时代的趋势和历史的方向,共产党员因此必须具有先进的悟性。所谓先进的悟性,就是要善于深刻领悟当代世界发展的趋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发展的规律、高等教育改革的走向赋予高校共产党员的历史责任,确立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高度精神境界。
古人曰“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三个代表”号准了时代发展的脉搏,体现了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判断问题、解决问题的“高峰境界”。实践“三个代表”的这种境界,培养先进的悟性,在方法上主要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其一,要善于立足微观,放眼宏观。在工作中,处理好微观与宏观的关系。微观与宏观既相区别,又有联系,问题和矛盾存在于微观,而解决的思路往往产生于宏观。但是,在工作中人们总是习惯于哪个层次出现问题,就局限于在哪个层次上寻找问题的原因和症结,寻求解决问题的出路和答案,眼界受到局限,必然造成思路不宽,着力不当,抓不住问题的要害,因而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立足微观、放眼宏观就要改变只顾及局部而忽视整体的弊端,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要从宏观背景、总体形势和大局要求出发,在微观中审问题,从整体上选择判断的角度和落点,把握好对策的分寸。
其二,要善于抓住单向,拓展多向。在现实社会,矛盾存在于纷繁交错的因果联系中,各种矛盾相互缭绕、相互渗透,常常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个经济的问题,可能既是政治问题,又是文化问题和社会问题,需要运用技术的手段、经济的机理、政治的经验、法律的规则统筹解决。而在现实中,人们却常常习惯于失之偏颇,只看到事物的一种联系,忽视其它多种联系,导致顾此失彼,造成判断失误,带来不应有的损失。抓住单向,拓展多向,就是不仅要抓住特定问题本身具有的因果关系,更要着眼有直接或间接关联的各种因素,善于从多学科、多领域的结合中,从要素、环境和系统的联系中找准对策的切入点。
其三,要善于解剖个别,发现规律。个别问题中往往带有普遍性的因素,普遍性的问题往往在个别问题中反映出来。只见个别,忽视一般,循此思路解决矛盾,是治标之作;从特殊性与普遍性的联系中,打开矛盾纠缠的缺口,击中问题的要害,才是治本之作。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人们往往习惯于就事论事,就问题谈问题,只看表象,不见实质,从而容易陷入缺乏深度剖析,忽视关键因素的困境之中,结果是一个矛盾解决了,新的同类的矛盾又出现了。解剖个别,发现规律就要善于从个别中发现规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通过个别指导一般,使一个或者多个个别问题随之迎刃而解。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践基础与共产党员先进的思想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和实践成果的产物,体现了我们党高瞻远瞩的思想水平
马克思主义本来就是一个善于尊重实践,总结实践的开放的理论体系。胡锦涛同志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基本经验具有共同的实践源泉。
正如马克思所说,“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穿着一切从实际出发这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神,马克思在创立自己的理论时就明确宣布:我们不是以空论家的姿态,手中拿了一套现成的新原理向世界喝道:真理在这里,向它跪拜吧!“我们是从世界本身的原理中为世界阐发新原理。”恩格斯也指出,马克思主义“不是从原则出发,而是从事实出发”。唯有从各个时代各个国家生动的实际出发,马克思主义理论才能真正具有科学性,才能真正发挥其指导实践的作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是强调要善于掌握、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而不是拘泥于经典作家的某些个别论断和词句,提倡根据实际生活提供的材料,推动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改革开放尤其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们打破了西方国家对我国的经济贸易制裁,治理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并成功实现经济的“软着陆”,克服了亚洲金融危机并有效地解决了经济紧缩等困难,实施了科教兴国战略,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开创了外交工作的新局面,恢复对香港、澳门行政主权,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已经从1989年的16909亿元达到2002年的102398亿元,经济总量已经由世界第十位跃升到第六位。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以执政党建设为重点,在改革开放以来党和人民实践的基础上,全面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和教训而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其一,是对建党以来党和人民的历史实践的高度概括。回顾我们党的历史,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艰苦奋斗,成就了三件大事。一是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三是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走上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总结以往正反两个方面历史经验的基础上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二十多年来的实践证明,我们在邓小平同志领导下找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国情又能给人民带来实惠的唯一正确的道路。
其二,是对建党八十多年来实践经验的精辟总结。这些经验主要是“三个必须”,即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必须始终依靠人民群众,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前进的不竭力量;必须始终自觉地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永葆党的生机和活力。这三条基本经验是统一的整体。第一条基本经验,讲的是党要坚持正确的思想路线,要讲科学;第二条基本经验,讲的是党要坚持正确的工作路线,要讲民主。而要做到这两条,就必须始终自觉地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这就是第三条基本经验。
2,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要像其扎根实践基础那样培养共产党员应有的先进的思想
共产党代表着精神的支柱和文化的先锋,共产党员因此必须具有先进的思想。
保持思想的先进,一是要在创新中始终坚持我们党的理想信念,恪守政治诚信,与党的理论、纲领、路线、方针保持一致,在原则问题和根本问题上做到立场坚定,是非分明,态度明朗,并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中一以贯之。
保持思想的先进,二是要始终站在求索过程的前列。无论是搞学术,还是搞管理,都要注重突出前沿性,即善于攻克尖端领域,从深层次解决疑难问题;要突出创新性,即用新的思想、理论和方法指导改革和发展;要突出原创性,对各项工作中的热点、疑点和难点问题提出独到的见解和有价值的意见;要突出精品性,即创造对促进学术和工作发展有重大影响和突出效应的标志性成果。
培养先进的思想,关键在于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致力于实现以下三个方面的结合:
第一,将批判与继承结合起来。批判的继承,是创新思想的法宝。即使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在传承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果断放弃已经过时的观点和原理,代之以崭新的观点和原理,正是马克思主义经久不衰的秘诀。“三个代表”意蕴着批判与继承相统一的原则,展现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厚重功力,实践“三个代表”,就必须实现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的创新,切中事物的本质和要害,谋划事业发展的新思路。
第二,将传统和创新结合起来。把握新旧事物内在联系的连续性和发展性,是实现思想创新的重要方面。在传统和创新之间保持适度的张力,既要解放思想,又要实事求是;既要继承优秀传统,又要创新发展。实现这种结合,要摒弃那种割裂传统与发展的辩证联系,割裂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辩证关系。不要一讲继承就僵化,一讲创新就无序,一讲解放思想就混乱,一讲实事求是就守旧。而要善于进行连续性、完整性和创造性相结合的思维,对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进行深层次把握,在事业发展的基础上,发掘事业新的活力和新的生长点,促进事业的蓬勃发展。
第三,将现象和本质结合起来。透过现象对事物的本质进行敏锐性、深刻性和准确性相结合的分析判断,也是实现思想创新的重要体现。事物的现象是无常的,本质是确定的,不同事物的现象往往呈现出相同和相似之处,本质却各不相同。善于从相同和相似的表像中准确地区分事物的本质,要防止只见现象,不识本质,或者把现象当成本质的错误方法,要善于识别现象的特征,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比较和鉴别,深入到事物的深处,在认识本质的基础上确定创新的着力点,从而顺势而为,推动事物的发展。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与共产党员先进的使命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高度概括社会发展的需要的产物,体现出我们党求真务实的历史使命感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创造性发展,是新世纪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是我党领导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是当代中国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
回顾历史,从1840年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中国由古老的封建帝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以及八国联军进攻北京等战争,以及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把中国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获得民族和国家的独立,实现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大课题,成为近代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愿望。
近代以来,先后发生了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运动、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和中国人民抗击帝国主义侵略的无数英勇斗争,20世纪以来的近一百年,为了解决中国社会独立和富强这两大课题,出现了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这三个伟大的历史人物。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但最终失败了,“打倒了一个大皇帝、滋生出无数的小皇帝”。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勇敢地承担起带领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使命,并将这个革命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相联系,以社会主义为前途,使之成为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终于在1949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彻底解放和独立。
中国革命的胜利,意味着中国近代以来民族独立的课题得到了解决。在这个课题解决以后,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便是实现国家富强的任务。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实行改革开放,逐步找到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正是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中国人民找到并走上了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道路。近代中国社会的第二大课题已经正在解决。
现在,我们党已经顺利迈入新世纪,中国共产党正面临着带领人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三步战略目标的伟大使命:在21世纪前10年,使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和人民收入水平比2000年再翻一番,在21世纪的第2个10年,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到21世纪的50年代,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使人民生活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社会发展规律和党的进步本质的高度,揭示了党的“先进性”的内涵,说明了只有正确把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坚持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正确把握物质与精神的辩证关系,坚持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正确把握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才能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才能真正保持先锋队的性质。
第一,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从人类社会发展的最根本动力的层次上、从唯物史观最基本的逻辑层次上,诠释了党的先进性的最深刻本质和永远保持先进性的目标取向。一是揭示了生产力发展的根本性和工人阶级政党的历史主动性之间的辩证关系;二是揭示了提高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保持生产关系的先进性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统一;三是揭示了判断党的先进性之生产力标准与阶级性本质之间的高度一致。
第二,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树起了党在思想上精神上保持先进性的旗帜。把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提高到关系党、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高度来认识,是意义深远的理论升华。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与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相得益彰,深刻揭示了党的先进性的丰富内涵。
第三,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结合社会变化的新实际,对党的根本宗旨做出的新的理论概括,是对党和人民群众之间血肉联系做出的深层的本质揭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党在不同历史时期,都要根据人民群众的现实状况、真实意愿和发展要求,根据最广大人民的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统一,来制定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能否充分认识“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关系到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执政党地位的稳固。
第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个内在联系的理论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基础和根本;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灵魂和先导;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本质和归宿。这三者的理论综合,构成了新世纪指导我们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构成了我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指针。
2,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要像其勇于担纲扛鼎那样肩负共产党员的先进的使命
共产党代表着国家的栋梁和社会的主流,共产党员因此必须承担先进的使命。所谓先进的使命,就是要按照马克思主义提出的实践标准、生产力标准,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有利于”的工作标准,运用一切可以运用的成果、经验、技术和方法,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在高等学校,共产党员的先进使命就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促进学校各项事业的跨越式发展,具体而言,就是要承担并完成好高质量的教学、高标准的科研、高水平的管理和服务的任务,带领广大群众不断提高学校的学术实力、办学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共产党员从事教学工作,就要站在课程的前沿,在教学育人的过程中把教学教出令学生激动的兴趣、教出令学生感悟的灵性、教出令学生难忘的收获。共产党员从事科研工作,就要站在学科的前列,在科研育人的过程中把科研做出使教学面目一新的成果,做出使学术向前发展的规格,做出使社会极大受益的效应。共产党员从事管理和服务工作,就要步入现代大学管理的主流行列,在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过程中,把管理和服务做得让教师满意、学生高兴、学校放心。学生中的共产党员,应该在认真学习、刻苦钻研、全面发展中,发挥模范作用。
履行先进的使命,要克服那种对已取得的成绩沾沾自喜、固步自封、不思进取的精神状态。要切忌安于现状、无所事事;切忌慢条斯理、步履迟缓;切忌平平淡淡、因循守旧。没有超前意识,就没有争先的意愿;没有争先的意愿,就没有前进的动力。因此,必须振奋精神,保持奋发向上、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勇于站到事业的前沿,勇于突破已经达到的高度,勇于超越前人实现的目标,出新招、走新路、办新事,努力攀登事业的新档次、新台阶、新高峰。
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与共产党员先进的能力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深刻回应社会现实要求的产物,体现出我们党善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执政能力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是,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关键、核心和本质的三个坚持表明我们党驾驭全局,克服困难,跨越阻障的超凡治国、治党的能力。
“坚持与时俱进”,要求我们党始终贯彻执行一条遵循客观规律,适应客观趋势的思想路线,在尊重历史、立足现实、放眼未来的三点一线视线中,实施领导战略和策略。把握这一精神实质,就是树立了我们党的领导形象,使党的领导力在不断吐故纳新中获得新鲜的生命力和旺盛的活力。
“保持党的先进性”,要求我们党始终在时代的坐标系中找准执政和领导的定位,始终成为走在时代前列,有思路、有办法、有能力、有魄力推进社会全面发展的领导力量。把握这一精神实质,就是强化了我们党的领导属性,使人们无可置疑的意识到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符合现实的必然,是当之无愧的。
“坚持执政为民”,表明我们党掌握领导权的目的不是为了谋取党自身的利益,而是从根本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实现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把握这一精神实质,就会巩固我们党的领导根基,使我们党的执政地位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2,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要像其不畏艰难那样提高共产党员的先进的能力
共产党代表着前进的引力和发展的动力,共产党员因此必须具备先进的能力。十六届四中全会从党的总体执政能力的角度要求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提高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第十三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着眼于高等学校的实际要求不断提高用马克思主义统领教育教学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和水平;提高推进高校改革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提高管理学校的能力和水平;提高应对复杂局面、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学校党委基于校情要求提高全面、正确、创造性地领会贯彻学校党政工作方针、政策的能力;提高积极、有效、可持续地推进学科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能力;提高主动、密切、多方位地联系国内外学术团体、学者、相关机构,争取办学资源的能力;提高科学、民主、依法管理学院,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营造和谐关系、气氛和局面的能力;提高迅速、果断、效果好地处理各种危机和突发事件,确保单位安全和稳定的能力。
每一个党员尤其是党员干部,要提高先进的能力,首先必须结合自身的实际,努力解决好四观的问题,即:科学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先进的管理观;准确的荣辱观。
其一,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广大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要以科学的发展观指导学校的各项工作,充分认识学校工作的薄弱环节和影响学校长远发展的瓶颈性问题,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和学校各项工作之间的关系,谋求可持续发展,循序渐进地实现学校第六次党代会确立的建设法科强校的战略目标。
其二,坚持正确的政绩观。要求每个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要真正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把集体的发展放在首位,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不急功近利,不搞面子工程和虚假工程。
其三,坚持先进的管理观。广大党员尤其是处在管理工作岗位上的党员,要认真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要求,从提高理论水平、党性修养、领导能力、工作效率的角度入手,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掌握先进的管理知识,运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努力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其四,坚持准确的荣辱观。广大党员要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增强集体主义荣誉感和自豪感,将个人的得失与集体的得失正确的结合起来,并善于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要恪守“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志存高远,心底无私,将学校的事业放在工作的首位,善于相互尊重、相互沟通、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相互补台。
提高先进的能力,主要应该提高以下十种能力:
其一,驾驭力。即驾驭整个学校的中心工作、支撑工作、辅助工作的能力。驾驭能力包括两种,一种是在和平稳定的时期稳定地控制学校的发展方向、路径、步伐;另一个驾驭能力是在危机状态下的应对能力。
其二,亲和力。必须把权力理解为一种责任,权力越大,职务越高,说明责任越大,而个人的肩膀是单薄的,面对学校这么繁重的改革建设发展任务,必须靠大家的肩膀共同来承担,没有亲和力,谁愿意来和你共同承担风险。
其三,凝聚力。一个领导有想法、有办法不算有本事,真正的本事在于你能不能把你的想法和办法变成群众的共识,把把大家的意志和行动凝聚在一起。?
其四,决策力。要切实实行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
其五,执行力。如何避免执行系统出现肠哽阻、高位截瘫,即执行力不高的问题,既不能为讲求质量失去效率,又不能为讲求效率牺牲质量,是值得我们高度重视和切实解决的问题。?
其六,感召力。有了一个新的思路,有了一个好的政策,怎么去鼓动大家?要靠宣传,靠教育。毛主席很重视教育群众,我们要推行—项改革,要大家认可,产生凝聚力,就要靠宣传、教育。效果从哪里来,从感召力而来。
其七,捕握力。即把握形势,捕捉机遇的能力,置身于高等教育改革这个宏观的形势下,必须要有枪抓先机的能力。
其八,创新力。事业是在创新中发展的,每隔一段时间都应该能够使单位的面貌发生变化,必须要有这个思想意识,不能做一天和尚撞—天钟。?
其九,整合力。整合力不强就像五根指头,伸出去每根指头都是硬的,但是捏成拳头全都是软的。学校不整合,整体上的实力是应付不了高等学校的竞争的。?
其十,战斗力。有了前面这几个能力后,就拥有了战斗力。面对什么样的考验、什么样的挑战都可以迎刃而解。?
五、“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与共产党员先进的品行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中国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的产物,体现出我们党强大的政治力量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这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的明确表述。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历史地位的合法性和正当性来自哪里?最重要的是来自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
能否执政为民,在任何权力实惠和利益诱惑目前不谋私利,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是我们党在社会凝聚力上面临的时代挑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这一挑战的应对,由此获得了重要的历史地位。
在新的世纪,全社会的整体生活条件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人们对取得利益的渠道、方式和手段有了多样性的选择,党的干部和党员的意识、素质、作风也随之在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化。面对党的干部和党员也要享受新的生活条件和生活质量,努力实现自己的切身利益的现实,时代的使命要求我们党对能否真正执政为民,能否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能否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必须作出回答。马克思主义的杰出领袖们在关注党的领导力问题时,一致注意到党的道德魅力在领导力当中的分量,都把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党训告诫后人。要始终保持在人民群众中的感召力、信服力、凝聚力,始终使人民群众对其执政地位心服口服,中国共产党就必须落实“三个代表”思想关于归根结底是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要求,全面重视并加强党的建设,保持党的组织和队伍、党员的思想和作风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使党的干部和党员恪守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将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统一起来,将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统一起来,将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的利益统一起来,通过制定和实施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正确处理党的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正确处理干部与群众的关系,使我们党真正成为人民群众政治上的坚定依靠,经济上的坚强后盾,利益上的坚实保障。
2,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要像其蕴涵的高尚风骨那样培育共产党员的先进的品行
共产党代表着世风的灵魂和民众的楷模,共产党员因此要培育先进的品行。
其一,培育高尚的政治品行。高尚的政治品行是先进品行的基本要求之一,是指党员要树立党员意识、政治诚信意识,以新《中国共产党章程》对党员权利义务的规定来严格要求自己。作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人,必须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贡献;自觉遵守党的纪律,模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执行党的决定,积极完成党的任务;切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勇于揭露和纠正工作中的缺点、错误;坚决同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艰苦奋斗,发扬传统,身体力行共产主义道德,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作风,带头树立社会主义新风尚,以良好的形象影响他人。
其二,确立正确的价值观。确立正确的价值观,一是要注重提高辨别是非对错的价值判断能力,对看到的、听到的、接触到的和在心里产生过反应的各种各样的理论、观点和现象能够正确的选择和把握,对已成定论的问题采取的态度上,表现为能够旗帜鲜明地拥护正确的并反对错误的,体现在对有待鉴定的问题采取的态度上,表现为抓住原则底线,进行严肃分析,在重大的和根本的意义上毫不含糊和轻率,最终求得正确的结论,把思想政治基础建立在对我们党的基本理论、立党宗旨、奋斗纲领、执政理念和政策主张的自觉认同上;二是注重提高抵御不良侵蚀的人格完善能力,即便遭遇各种各样的外在碰撞、内在冲击和内外诱惑,即便自身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方式发生了变化,都始终保证不受错误现象、舆论的影响和左右,始终保持核心价值观的基准,避免思想认识上由清醒到迷茫、由趋同到趋异、由正确到错误的变化,思想态度上由热情到漠然、由鲜明到暧昧、由呼应到逆反的变化,思想方法上由理智到冲动、由沉稳到轻率、由谦和到偏执的变化,不断完善政治人格;三是注重提高恪守法定准则的行为责任能力,不仅树立鲜明的党的意识、国家意识、人民意识、社会主义意识,而且把这些意识表达到对追求学业、奋斗事业、享渡生活、交往他人、服务社会的行动中。
其三,做遵纪守法的模范。在当今多样、多元、多变的社会生活面前,共产党员作为社会的一员,必然面临着各种消极影响和权力、金钱的诱惑。只有加强党性修养,增强自律精神,自重、自醒、自警、自励,模范地遵纪守法,把党纪国法内变为自己的自觉行为,才能抵御各种腐朽思想作风、生活作风的侵蚀,经受住严峻考验,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对于党组织来说,要积极探索党员管理工作新机制和新方法,使广大党员得到有效的教育和监督,从而做到忠实地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始终保持先进性。
同志们,我们的党是由6800万共产党员共同组成的执政党,每个党员都是我们党的有机组成部分,党的先进性要通过每个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来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需要每个党员的实际行动来体现,每个共产党员都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鲜活的形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党员先进性之间具有内在的、紧密的联系。希望大家不仅要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更要深刻理解党员先进性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内在联系,在建设法科强校、建设和谐校园、实施德育新体系中争做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