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 马怀德 摄影/卢云开)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2020级研究生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怀着特别激动的心情,在北京最美的季节,在法大特别的地方,欢迎最优秀的你们。金秋是北京最美的季节,法大在收获的季节也如期“收获”了又一批优秀学子。经历疫情的你们,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法大新一级研究生,感谢你们选择法大,为法大注入新的朝气和活力,由衷向你们表示祝贺。记得路遥小说《人生》中有一句话:人生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我相信,选择法大和选择继续留在法大学习的同学们,你们迈出了人生紧要且正确的一步。
今天的地方是特别的,千呼万唤始建成的图书教学楼终于启用,你们成为在新礼堂新教室举行开学典礼的首届同学,有幸见证了法大最大单体建筑的落成,而且将在这里完成你们三年或者六年的学业,相信你们和我一样感到兴奋。在过去的几年中,我曾多次承诺下一年度的开学典礼将在新礼堂举行,但屡屡食言深感不安。从今天起,我们终于用上了自己的新礼堂,再也不用租用别人的场地举办自己的开学典礼了。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年伊始,新冠病毒肆虐全球。疫情蔓延使大家在家中度过了迄今最漫长的假期,相信很多同学从没有像今年一样如此盼望回到校园。过去的九个月,我们依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伟大民族精神和中国人民的集体智慧,战“疫”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再次彰显了中华民族的韧性,是五千年文明积蓄力量的集中迸发。
在座的各位既是这段历史的见证者,也是这段历史的亲历者,大家以不同的方式,为战胜疫情作出了贡献。法大作为中国法学教育的最高学府,同样也为战“疫”作出了巨大努力,全校师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法大“厚德、明法、格物、致公”的校训精神以及“经国纬政,法泽天下”的高远追求。这充分表明,法大是具有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共同体”,而责任感与使命感的塑造和传承,靠的是一代代法大人的坚守与努力,而作为“后浪”的你们,则需要接过这个接力棒——用实际行动“讲好法大故事,传递法大声音”。我们有理由相信,法大会因为你们的加入而变得更好。
在座的各位同学,从今天起,还有另外一个特殊的身份——“研究生”。大家要知道,研究生不仅仅是学历的“升级”,更是一种身份和使命的蜕变。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不再是单纯的获取新知,而是在发现问题、思考解决问题、探索创新中进行研究性的学术活动。学习和学术虽然一字之差,但有本质区别,学习是吸收知识的过程,而学术是将知识融会贯通进而创造新知识的过程。因此,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主要是为走学术之路、从事学术活动打基础、做准备,而要走好学术之路,三个要素不可或缺。
首先,问题是学术之根。梁漱溟先生曾说:“学问是什么?学问就是学着认识问题。没有学问的人并非肚里没有道理,脑里没有理论,而是心里没有问题”。实际上学术之根也在于问题意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应成为学术研究最基本的脉络。因而,研究生阶段应当特别注重问题意识的培养和训练,并且努力发现真问题,不做假学问,更应切忌“为赋新诗强说愁”似的“无病呻吟”与“愤世嫉俗”。要培养问题意识,离不开扎实的专业知识、广泛的交流和深入且富有创建性的思考。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说:“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从某种意义上说,理论创新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筛选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只有发现新问题,才有可能筛选、研究和解决这些问题,从而提炼出有学理性的新理论,概括出有规律性的新实践,实现理论的创新。
其次,自由是创新之源。学术讲求创新,自由是创新之源。这里的自由是相对自由,在学术创新层面主要包含精神、行动和时间的自由。精神自由才能激发学术创新灵感,行动自由才能促进学术创新转化,时间自由则是学术创新的基本保障。精神自由要求我们心怀敬畏之心,尊重但不迷信权威,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善于聆听不同的声音。当然,自由不是天马行空,学术自由是在道德法律允许下的自由,是在学术规范约束下的自由。
最后,厚积才能薄发。在学术活动中,时间是学术的基本材料,灵感只是催化剂。美国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指出“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一万小时定律”。这个定律告诉我们,要想在某个领域获得建树,必须有足够的时间投入,即“厚积”。《研究是一门艺术》一书建议研究者“广泛而深刻的阅读”,同样强调的是“厚积”。恰如当年欧几里得对亚历山大国王说“抱歉,陛下!学习数学和学习一切科学一样,是没有什么捷径可走的”一样,学术其实也没有太多捷径可循。充分的时间投入,是打开学术殿堂大门的一把钥匙。学术研究需要灵感。学术的灵感也往往是在厚积基础上的“质变”。毕竟,不仅机会偏爱有准备的头脑,好的问题、好的思路和想法,同样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作为学术的“前浪”,我对即将成为学术“后浪”的你们,有几点期许和祝愿,希望你们以学术为乐,奋力前行:
第一,愿你们有一个好的睡眠,当然不是在白天,更不是课堂上。尼采曾说过,对于睡眠要尊重和谦恭,因为睡眠是一个大艺术。按照尼采的说法,要有一个好的睡眠:首先,你必须克制自己10次,那会引起有益健康的疲倦,它对灵魂是罂粟。其次,白天你必须寻找10条真理,否则你会在夜间寻找,你的灵魂会饥饿。最后,你必须拥有所有的道德以便能够安心入眠。同学们,选择学术之路,不意味着要与良好“睡眠”告别,优质的睡眠可以拯救你“空虚”的灵魂,并且让你保持清醒的头脑,从而发现和解决更有价值的问题。要有好的睡眠,离不开自我的克制、真理的探求和道德的坚守。
第二,愿你们保持一颗平静的心。电影《功夫熊猫》里,阿宝在绝境处悟到功夫的最高境界是“inner peace”即“心如止水”。学术同样需要一颗平静的心,即经得住诱惑,守得住寂寞,能够静心思考。孟子说过“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其实也强调做学问应当回归本心,有一颗平静善良的心。随着年龄的增长,研究生将面临更多的诱惑和选择,愿你们少做一些兼职,多读一些经典、多参与一些课题研究,因为毕业后你们有大把时间去赚钱,但再也找不到如此安静而美好的读书思考时间。
第三,愿你们能够以学术为乐。诗云“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学习尚且艰辛,学术之路更是充满挑战。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想取得一点实质意义上的进步和创新,都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因此学术之路往往是枯燥的,甚至是孤独的。若是能够以学术为乐,在学术活动中发现乐趣,无疑能够使你迸发出更多的力量,在学术之路上走得更远,并且能够发现最美的风景。要达到以学术为乐的境界,要转变思维观念,学术是增长智慧、发现真理的过程,探索新知、发现新知,是人类内心最本质的需求之一,可以给人带来内心的愉悦。
第四,愿你们迎接挑战奋力前行。当下,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现代技术正在深刻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传统危机与现代风险交织下,人类社会正在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纵观历史,人类恰恰是在不确定性中艰难前行的。作为中国学术的未来之星,国家治理体系建设的后备力量,大家肩负着更多的使命和责任,一定会面对更多的挑战和诱惑。路途纵然艰险,甚或有时会有短暂的倒退,但要相信,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民族复兴、母校辉煌、家庭幸福的责任在肩,我们应当负重前行。当然,不用害怕和胆怯,因为冒险之旅中总会有奇异的风景和意外的收获。
马克斯·韦伯在一次演说中坦言:学术生涯是一场鲁莽的赌博。但请各位笃信,法大会是你们最好的“筹码”。
最后,祝福大家能够在小而美的法大校园里收获知识与爱情,度过美好而又充实的研究生时光。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