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体现到高校的学生工作中,就是要坚持“以学生为本”,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优质服务,这对高校的工作理念带来了何种挑战?高校要如何应对?为此,记者采访了中国政法大学党委书记石亚军。
在接受采访时,石亚军表示,学生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主体,要把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学校的各项工作中凸显出来,着力构建“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环境”五育人的工作体系,按照学生人才成长的规律和成才的需要,来配置大学的教育资源,优化教学元素,为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创造更为优良的教学环境和有效的教育平台。
爱因斯坦曾说,学校应该确立这样的目标,学生离开学校以后,不是成为一个专家,而是成为一个和谐的人 。
问:科学发展观中“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理念,是以人为本这一价值取向的内在要求。在高校的学生工作中“以学生为本”,是否意味着学校不仅要满足学生学习知识的需要,还要满足学生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的需要?
答: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包涵这样几个要素: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落实到大学培养人才的任务上,我认为有这样一个对应关系:
首先,以人为本,体现在学校里就是以学生为本,要凸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前学生在学校中被作为客体对待,学校的主体主要是教师,甚至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学生在学校里处于被支配的地位。现在这种情况已经改变了,要按照学生人才成长的规律和成才的需要,来配置大学的教育资源,优化教学元素,为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创造更为优良的教学环境和有效的教育平台。
其次,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在学校里的成长不是单方面的发展,而应该是全面地发展,这涉及到现代高等教育的质量观、人才观的问题。以前我们认为大学的质量高低,就是看学生是否能把专业里所要求的知识都掌握,其实就是单纯的“知识观”,现在发生了一些变化,我认为当代人才的全面发展至少要具备四个方面的要素,即素质、知识、智慧、技能,四个方面缺一不可。
第三,学生的协调发展包括个体和群体两个层面的涵义。从学生个体来看,既不是缺失发展,也不是平衡发展,而是必须协调发展。因为人才不可能是各个方面都一样,但是学生应基于自身的专业特点,其他方面作为手段来支撑他的发展方向。爱因斯坦曾说过这样一句名言:学校应该确立这样的目标,学生离开学校以后,不是成为一个专家,而是成为一个和谐的人。学生只要学业出色,今后就很有可能成为专家,但是他不仅要会做学问,更重要的是要会做人,因此必须各方面协调发展。将其分解开来,就是学校主要应在五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正确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优异的专业知识,旺盛的创新精神和强劲的实践能力。
对学生群体而言,学校面向全国招生,学生来自东部、西部,城市、农村等不同地区,其起点、经济条件、家庭背景不相同,身上所带有的成长经历和环境的痕迹也是不一样的,这对于我们实现培养目标来说,就会有差别。而协调发展就是不管学生来自什么地方,不管他过去的经历和背景如何,我们都应该关注整个学生群体的发展。这其中尤其应关注弱势群体的发展,对于经济上有困难的学生,心理上有疾障的学生,都需要我们给予更多的关爱。一个大学所有的学生应协调发展,而不是一部分有优势的学生得到比其他人更好的发展条件,另外一部分学生却遭到冷落,形成反差。
第四,可持续发展对于大学里的教育而言,就是“终身教育”的理念。以前一个人只要上一次大学就完成了他终生的高等教育,“终身教育”则是指上一次大学并不能完成一个人的整个大学教育,他以后还要不断地回到大学来“回炉”。把这个问题置于人才成长的规律里来看,大学的教育,只是朝着全面发展的人的培养上奠定了基础,而不是通过这个过程就完成了对一个成熟的全面发展的人的培养。我们现在制定的教育培养方案,要着眼于夯实学生未来能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并且为他们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方法论、认识论的支持。
要通过两个层面的工作来实现以学生为本,在主体工作层面,体现为教学育人,科研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在制度和环境层面,体现为制度育人,活动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
问:按照科学发展观确立起来“以学生为本”的科学育人观之后,学校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通过什么样的手段和途径来实现?
答:要在工作中真正实现以学生为本,我考虑主要在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主体工作层面,体现为教学育人,科研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第二个层面是制度和环境层面,应该体现在制度育人,活动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
在主体工作层面,第一是教学育人。主要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素质教育、专业教育、智慧培养、技能培养的平台和构架;第二,科研育人。对本科生和研究生加强专业论文、毕业论文的要求和管理,吸引学生跟老师共同进行科研;第三,管理育人。学校的校务机关、各个院系的行政管理、学生管理、党团员管理各个方面,要树立起为学生服务的理念,尤其要营造一种管理的氛围,让学生置身其中,感觉到自己的尊严;第四,服务育人。管理就是服务,其中特别是后勤社会化改革以后,逐步指向企业化,企业是把经济效益放在第一位,但学校里的后勤如果单纯只看经济效益,就会损害学生的利益,所以要牢固地树立起服务育人的观念,在注重经济效益之外,同时树立至少是等量齐观的另外一种效益理念,也就是服务效益。
另外,在制度和环境的层面,首先是制度育人。过去的大学制度是把学生置于被管理的地位,现在则应建立制度的基本框架,使学校在规范的导向中,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学校的主体,有向学校表达自己成才需求的权利,同时又要对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分为二地分析,要看到学生有需要培养、需要扶植、需要纠偏的一面,通过制度导向来培养学生,既确立主体地位,又能动地趋利避害。
第二,活动育人。有人认为大学里对人才成长发生作用的全在课堂,这是个误区。校园里面所有的教学工作,有机的、无机的,传统的、现代的,静态的、动态的,潜在的、显在的,都能发生作用。大学里的精神和文化已经渗透在学校的方方面面,也许一个学生在专业课堂上学的所有东西在他的一生中都没有用,可是他在大学图书馆看的一本书,他对大学校训的一种独到的领悟,或者他参加过的一次有意义的社会实践,都有可能对他的一生发生巨大的作用。
第三,文化育人。学校的校园文化体现在“五风”当中,即教风,学风,校风,党风,政风。当然校园文化都有自己的理念、精神底蕴、文化品位、文化内涵,以及学校的校训,但它不是写在字面上的,而是体现在风气当中。这种优良的文化、优良的风气,不是教师在课堂上“教”会的,而是教师的模范行为“带”出来的,是正当的制度“酿”出来的,是优良的氛围“熏”出来的。
第四,组织育人。建立健全各种组织,学生的党团组织、自然班级组织、学生的第三组织,以及班主任、辅导员、教师、学术导师等共同来搞好德育工作,实行全员育人,使学生在参加这些活动时,就会受到组织的理念的影响,达到教育目的。
问:对于贫困大学生等弱势群体,学校应如何进行扶持和关爱,为他们的健康成才提供支持?
答:学校应注重对贫困大学生的关注和扶持,做好贫困家庭学生的资助和教育工作,为贫困家庭学生健康成才搭建平台,切实达到“不让一名学生因为经济困难而辍学”的目标。学校不仅应该建立起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渠道,以奖学金、勤工助学、困难补助、社会资助和学费减免为辅助的完备的资助体系,还要对学生加强艰苦奋斗精神和勤奋学习、自立自强、团结互助、诚实守信品德的教育,把资助工作和思想教育、素质拓展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对响应国家号召,志愿到西部地区、艰苦行业工作的毕业生进行一定奖励,对贫困家庭的毕业生发放择业补助等。
学校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用积极的、良好的行为方式和思想观念去塑造人,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心理调适能力。每年新生入学后,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并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对普查中发现的可能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有效干预,帮助他们正确处理遇到的问题,克服困难,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
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学校里的教育理念、措施究竟有没有作用,在学校里面是看不出来的,需要拿到社会上去检验
问:就业在一定意义上检验着大学教育的成效,您认为学校应如何为学生的就业搭建更好的平台?
答:就业是中国政法大学现在面临的一个挑战,也是全社会共同面临的问题。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学校里的教育理念、措施究竟有没有作用,在学校里面是看不出来的,需要拿到社会上去检验。
现在出现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是结构性的,有些学生不愿意到基层去工作,其实基层很缺人,却很难吸引到学生。学校要积极地与社会用人单位交流,推荐毕业生,而且这项工作不是在学生就业的时候才进行,早期就应该开展多方面的宣传,为学生就业创造多种平台。另外,学校应推出相关政策,鼓励学生到老少边穷等西部落后的地方去,在那里工作一段时间,并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同时,还要抓好学生的思想工作,鼓励他们到基层去,到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通过学校进行的这些工作,学生就业压力会有很大缓解。在这项工作中我们还会不断遇到挑战,遇到难题,需要认真思考,深入研究,在提出思路和措施的过程当中不断拓宽思路,加以完善。
观点 “以人为本”的大学路径 周作宇
在各级各类组织的政策文本和公共话语中,“以人为本”频频出现。作为一种社会理念,它已经得到社会各界和大众媒介的普遍承认。许多组织开始探索相应的行动纲领和执行方案。
大学作为一种组织,具有与其他类型的组织不同的特点,但也面临着和其他组织一样的根本性问题。大学的人是具体的,学校的制度安排、政策选择和文化建设,必须以教师和学生这样的具体人为本。“以教师为本”,就不是简单地将教师看作是制度的对象,是“他者”,有规训而无体谅;而是要看到教师作为人的存在,有尊严,有需要,有利益诉求,需要尊重和关怀,需要意见直陈和价值表达。“以学生为本”,按照惯常的思路,其行为主体是学校教师。师生关系是衡量学生权利的一面镜子。师生关系不是单纯的人际关系,是双方在知识、智力、情感等方面互动的集合和结果。教师确实是主要的行为主体。但教师是在一定制度框架中的教师。所以,以学生为本的制度也是重要的。从学生衣食住行的解决到专业的设置和课程的安排,可以考量学生在制度中的位置。专业上和课程上扩大学生的选择,就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而不顾学生的需要对其生活条件进行裁减的单边决定,就是对“以人为本”的背离。但是,如果止于教师和制度,就漏掉另外一个行为主体,即学生。学生是“以学生为本”的主体。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归根到底是自己的事。独立人格的呵护、开放思想的养成、健康体魄的锻炼,最终靠自己承担责任。“以学生为本”不能忽视学生的行为责任。
“以人为本”关乎人的权利和利益。它始于理念、书以制度、渗于文化、落在行为。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是人中之人,我们有着平等的自然权利。但是学校行政级别、教师项目称号、学生奖励称谓上还存在社会分层的人为安排。要真正落实“以人为本”,需要对“人上人”价值的消解,对“他者”思维的解放。要从“我以你为本”和“你以我为本”走向“我们以我们为本”!
[相关链接] 以人为本的实质
●以人为本科学回答了发展的目的问题,即发展说到底是为了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无论发展生产力还是发展与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无论发展政治文明还是发展精神文明,都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离不开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我们党提出的以人为本,与建立在抽象人性论基础之上、缺乏实践基础的西方人本主义思潮,以及建立在封建专制主义基础之上、围绕君主和臣民关系展开的中国传统民本思想,有着本质区别。
●以人为本是在总结我国长期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思想,对于实现先富带后富、部分富带动全局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协调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基础,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问题的基本思想和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一致的。以人为本,着眼于新的形势和任务,科学回答了发展的目的问题,即发展说到底是为了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是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着眼点和立足点。科学发展观中“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理念,是以人为本这一价值取向的内在要求。以人为本,必然要求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缺少其中任何一条,就不是以人为本,也不可能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反映了当今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赋予发展丰富的、科学的时代内涵,为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价值基础。
以人为本的实质是以人民群众为本。以人为本中的“人”,首先指的是广大人民群众,“本”指的是发展之本,即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切发展之根本。我们党始终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强调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发展的历史首先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肯定人民群众是历史活动的主体,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我们党取得政权靠的是广大人民群众,巩固执政地位同样靠广大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靠人民群众生机勃勃的创造性活动。
强调以人为本的实质是以人民群众为本,不是只重整体不重个体,也不是排斥和否定个人利益。唯物史观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没有离开社会而存在的人。只有在现实社会中、在广大人民群众中,个人才能获得解放和发展的条件。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实现,是每个人利益实现的前提和条件。强调以人民群众为本,目的是要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引导人们更好地协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关系,促进个人利益与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共同发展。
[相关事件]
危难之处学校伸出关爱之手 实习生 陶媛
当学生有困难时,全校师生义不容辞地挺身而出,北师大以学生为本,让每一位同学都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去年4月,北师大文学院03级硕士梁海燕确诊为肺癌晚期,消息传出,全校师生齐心协力,谱写了一曲令人动容的生命之歌。
校医院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仍然尽可能给予海燕优待。首期巨额的医疗费,海燕自己仅掏了200多元。迄今为止,北师大已为海燕支付公费医疗近30万元。
校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祝文燕闻讯后,始终牵挂着海燕的病情,带头给海燕捐款。海燕所在的文学院得知病情后,专门召开党政联席会议帮助海燕解决困难,并当场为海燕捐款,文学院老师们也纷纷解囊,海燕远在珠海的导师傅爱兰教授为了挽救自己的得意弟子,已累计捐款6000余元,甚至连衣物、营养品等细节都一一委托人去安排。
款款师生谊为绝望中的海燕带来了光明,浓浓同窗情又让海燕体会到友情的温暖。自从海燕生病后,北师大文学院的同学在学院的组织下,组成了“海燕志愿者”,随时为海燕提供帮助;海燕所在班级的同学更是忙前忙后地为她找房、搬家、陪她聊天,从各方面鼓舞海燕与病魔斗争;文学院研究生会成立伊始,就在党总支副书记康震的带领下以“看电影,帮海燕,献爱心”的方式,为海燕开展了别开生面的“电影募捐”,售票台前人头攒动,老师、学生、路人,都为海燕捎去自己的祝福,一位留学生在给海燕的留言本上写道:“暖暖的,给你温暖。”
为一个学生倾全体之力襄助,整个北师大都沉浸在温馨的氛围中。除了海燕所在的文学院各班级多次为她募捐外,兄弟院系所也纷纷表达对海燕的关心。史学所研究生会成立后,将为海燕募捐作为他们的头项工作来抓,继续教育学院的老师得知情况后,又为海燕送来了6000余元的捐款。
[高校论衡]
以人为本科学进行实践性教学 刘卫民
近年来,本科教学中的实习实践重要性日趋凸显。在实践性教学中发现,由于课堂教学时数太少而使学生知识面太窄,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无从分析和解决。
首先,应从加强“素质教育”的角度来定位实习环节。
高等学校是培养造就高级人才的温床,在这个温床中有适当的光照、温度、水分和养分,出土的幼苗才能茁壮成长。经过高中学习并考入高校的本科学生就像是刚出土的幼苗。大学的课程设置,理论学习,实习实践是助苗生长的光照、温度和养分。缺乏合理的配置,在这个温床上成长的只能是弱苗。但是,我们不能拔苗助长。在如今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里,国内外已经普遍认为“应试教育”必须向“素质教育”转变。
素质教育,即侧重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再学习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除了教师改进授课方式,由“填鸭式”授课改为“启发式”授课,设置充足的实验课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之外,进行社会实践,加强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是另一个更直接更重要的手段。就生产实习而言,这是本科学生进入三年级学习后的第一次深入社会实践。此前,学生在学校已经基本修完了全部基础课和公共课程的学分,现在进入专业课的学习。对于工科的学生,在这一阶段接触到的书本知识是理论性格式化的,并且是抽象的。除了在结合专业课学习开设的实验课中能够看到、摸到并且亲手试一试的有限机会外,他们没有见到有关工厂、车间布局、产品生产的工艺流程,更无从去革新、创造了。而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恰恰弥补了这一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无法衔接的缺憾。因此,组织好生产实习是本科教学中对非毕业班学生加强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至于毕业实习,更可以看作是学生即将结束四年大学学习走向社会之前的一次临阵磨刀。
其次,应当全面综合地设置四年本科教学计划,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性教学有机融为一体而不能偏废。
大学生进入大学学习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系统地学习和掌握与本专业相关的各门学科的理论知识,学生对这些知识的获得途径主要是教师的课堂讲授和自学。在大学四年学制中课堂教学占了绝大部分的时间。当然,有些实践性强的学科还需要较完备的实验室条件辅助教学。为了促进学生对科学理论知识的掌握和深入了解,科学制订四年本科教学计划,让学生有充足的学时(学分)来学习各门必修课和选修课,到了毕业论文阶段,有些学生就因为缺乏相应的知识而不懂该如何设计论文实验方案、如何处理有关的实验数据以及如何写一篇规范的论文。
只要配置合理,课堂教学与实践性教学二者不但不会互相排挤,反而会融成一体,相辅相成。
再次,教育改革要以人为本,注重效果,反对形而上学,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对于人才的培养是一种长期的持久的培养。诚然,一个人的一生都是学习的一生、素质培养的一生。但是,在特定的时期,因环境条件的不同,学习的形式、内容不同,效果也不同。对于进入大学学习的本科学生来说,四年的学习是人生中一个特定的时期。完成大学学习,取得大学文凭,这就为成为高素质的劳动者奠定了基础。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求被培养者努力学习;而作为培养者的高校一方,则应向被培养者提供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及条件。这样才不会误人子弟、贻人一生。
目前,我国教育事业已经取得了包括教材建设、课程设置等方面在内的丰硕成果,在此基础上要有所创新,有所突破。在丰富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尽可能配置实践性教学,开出实验课,购置先进的教学仪器设备,完善实验室条件,将各门课程应当开设而尚未开设的实验课开起来。指导学生结合专业特点和社会需求,尽可能多地选修亟需的选修课并且从课时学分上加以保证。结合课堂教学,定期地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到中、大型企业参观实习。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我们只要放眼世界,胸有计划,脚踏实地,以人为本,讲求实效,就能够搞好大学本科教育,科学地进行教学实践,培养出全面发展的符合社会需求的创新人才。
《中国教育报》5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