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赵氏孤儿》在礼堂的演出,其热烈程度超出了我的想象。不但有正式演出前观众的现场秀,也有演到精彩处那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和大着嗓门的叫好声——献给舞台上那些忠义的大英雄和奇女子。坐在黑暗中的我恍惚回到了一个传统而奇异的年代。
长袖善舞,罗衣从风,歌以咏言,舞以尽意,京剧给人的感觉,永远是华丽而亲切。没有歌剧的非凡大气,我们的国粹,永远是站在道义的高度,英雄们身体力行告诉我们什么叫做礼义廉耻忠孝。无论什么样的故事,都可以在热热闹闹的唱念作打中圆满结束,奸佞得到惩罚,忠义得到褒扬,如果是爱情故事,也大抵是有情人终成眷属。虽然是印证了鲁迅先生所说,中国人容不得一点悲剧,但是说到底,谁不喜欢圆满的结局呢?
京剧总是让我想起看《红楼梦》的某些情节,一大家子请个戏班,欢欢喜喜地听戏文,然而戏文里那些繁华落尽的隐晦曲折,让才子佳人为之展转反侧,唏嘘感叹。又或者张爱玲笔下的经典描写:胡琴咿咿呀呀地拉着,在万盏灯的夜里,拉过来又拉过去,说不尽的苍凉的故事——不问也罢!胡琴上的故事是应当由光艳的伶人来扮演的,长长的两片红胭脂夹住了琼瑶鼻,唱了,笑了,袖子挡住了嘴……中国已经没有皇族和贵族,但是这一点从容的大气还在京剧里延续着。之所以是国粹,也许与我们没有忘记的华丽传统和铮铮铁骨有着密切的联系。现实生活中的我们,看多了肥皂剧的肤浅情节,已经疏远了京剧里至高无上的道德观、价值观,对于“士为知己者死”这样没有“道理”的忠诚和牺牲,也是只可远观。京剧给我们的那一点亲切感,是流淌在血液里的中华民族气节,在咿咿呀呀的胡琴声里慢慢苏醒,使人重新意识到一个中国人的身份,即使是身处人群之中,也是热血沸腾而自觉与众不同。
这学期看到一门选修课,音乐欣赏,于是每周都可以欣赏到一些经典的音乐片段,比如歌剧《卡门》,比如大河之舞,比如《猫》,都让人如痴如醉。不知道为什么会把这些外国音乐经典与国粹京剧联系在一起,也许是深感二者的相似性,都是让人精神振奋的好音乐(音乐可陶冶性情是不争的事实),也许是《阿依达》、《图兰朵》、大河之舞等外国文化对中国文化市场的“抢夺”,已经使很多人丧失了对京剧的热情,转而“崇洋”。文化也可崇洋,那国粹怎么办?
我们不可因为京剧是国粹就偏爱它,任何艺术都必须以自己的优势来赢得生存空间,但是是否应该给京剧一点宽容和期待?因为我们对于现代和西方的追求,或许已经有失偏颇。至少就我所看见的、所感受的、所欢迎的《赵氏孤儿》,已经改变了京剧在我心目中的印象,也让我看到了国粹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