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教师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青年教师是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主力军,是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肩负着立德树人、为国育才的时代重任。我们增设“青‘椒’面对面”栏目,分享法大青年教师在师德师风建设、教学科研方面的所思所想与所行所为。让我们一起,来与法大青“椒”面对面吧!
吴良健,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宪法所讲师。北京大学法学学士、硕士,法国巴黎政治大学公法学博士,哈佛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2015-2016)。主要研究领域:宪法、行政法、财政预算法、法国公法。2021年2月入职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
(通讯员:傅羽茜 袁慧慧 郑美君)
在宪法学的公共关怀中成长
吴良健回忆,他本科时偶然地被法学专业录取,被宪法学具有的公共关怀和跨学科特征的魅力深深打动,因此读研究生时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专业。
2009年秋季,吴良健在北大听姜明安老师讲授行政法。姜老师与北大五位教授一起,推动了国务院出台新的《拆迁条例》。对此吴良健深有所感:公法能对社会现实产生直接影响,其公共关怀的特征依托于制度,而又影响着制度成长。大三时,他开始在王锡梓教授的公众参与支持与研究中心担任学生助理,结合社会热点事件,协助组织策划公法学术讲座,并参与了开发各地政府信息公开的评估指标体系建设,在这个过程中,他对公法的兴趣不断增长。
对于当初为何坚定地选择学术研究,吴良健回答道,一方面是源于学术本身的魅力,另一方面也是试错之后的决定。对现在一些“宪法学是冷门专业”的声音,吴良健认为,就学术界整体而言,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并不算冷门。宪法是其他一切法律的“母法”,与其他部门法有着紧密的联系,对于宪法的问题,整个法学界都比较关心。宪法和行政法是公法,理论性和跨学科性较强,这也使得它能与其他的人文社会科学(历史、政治、哲学、社会学等)有更多对话的可能性。在律所等职场实习之后,吴良健还认识到学术工作不只是一种谋生手段,它更是学者实现价值、发挥才能、自我完善的过程。
后来吴良健去法国巴黎政治大学读博,博士生导师Jean-Bernard Auby教授给予了他很大的帮助。导师是法国公法学泰斗级别的人物,所主持的“治理与公法的变迁”研究中心是欧洲比较公法的重镇,他很乐于帮助学生,前几年每隔两三周见一两小时。吴良健说:“遇到不懂的问题向导师请教时,导师有时直接回答,有时会指点我去看某学者的文献,甚至为我写邮件去请教一些著名学者。”这种个性化的辅导对他帮助很大,比泛泛地上大课更有感悟和启发。吴良健开始读博的时候,导师已经64岁了,却仍常常见到他早起在办公室工作。这种对学术研究孜孜不倦的“身教”,同样对他产生了深远的浸染和陶养。
吴良健的学术研究一直把中国问题作为核心关切。在国外,他尽可能全面学习国外法学的精华,同时重点关注对解决中国问题有一定相关性和启发性的法学成果。对于吴良健来说,比起留教国外,他更希望能回到祖国,观察并参与社会变革的进程,为我们的民族献出绵薄之力。
2021年2月,吴良健入职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成为一名讲授宪法与行政法学的教师。
青年教师的磨合、背负与远方
从博士生到青年教师,变化的身份对吴良健提出了新的要求。做博士生时,他的研究范围较窄但内容精深;现在身为讲授一门学科的教师,则要掌握学科全局、讲课深入浅出。
为了给同学们上好课,吴良健会准备详细的讲稿,反复琢磨中外宪法学名师课堂,也会请教身边善于教学的老师。他还在学习通上发布了没有时间限制的匿名问卷,鼓励同学们对他的教学大胆提议。在吸取了其他老师和学生们的建议后,吴良健将重点放在了讲课内容的深浅把握上:尽量去摊薄知识点,多举具体的例子;同时留下能让同学们进一步探索与思考的书单或材料。在他的努力下,同学们的反响也很热烈。第一学期最后一节课,同学们纷纷向他要签名,与他合影留念,甚至还把课件打印成一本书让他题写书名。而看到同学们朋友圈发的课后感想,教师节收到同学们的来信问候,则是吴良健作为教师的幸福时刻。
备课过程中,吴良健开始以教师的视角去看待课堂,由此也带来心态上的转变——“当老师让我更加有同情心、更‘慈祥’了。”他学会切实地去同情地理解同学们的处境。联想到自己出国留学时因语言、文化和知识背景与本土学生产生差距的经历,他理解教育资源等因素会造成学生间的水平差异,所以鼓励每一个同学专注于自身的成长,“学到自己想学到的东西就可以了。”在他看来,一名合格的教师也应该更关注学生通过内在的努力成长了多少,而非用统一的标尺去衡量学生是否优秀。
吴良健充分尊重学生们的自主选择。他倡导学生们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并鼓励同学们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和能力。同时,他也看重课堂反馈,及时反思自己的课堂效果。他认为大学的教育首先应当提供丰富知识,引领同学们在浩瀚学海里遨游;同时要讲求趣味和情怀,让同学们感受到学科的美感和崇高感。
吴良健希望在他的课堂上,不只有对法条及相关知识的背诵,更有对学科兴趣的激发和培养。他会把读书笔记作为平时作业,希望大家能培养起学术性阅读和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在穿梭各国宪法经典时,能够逐渐去发觉和感受那些看似冷冰冰的法律条文背后,包含着一个国家千千万万人对于公平正义的不懈追求。他认为宪法学可以作为通识教育的一部分,帮同学们打开视野、转变成长,全面地理解中国与世界。通过课堂上的丰富知识和趣味,培养起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让同学们真正爱上宪法学,是他理想中的课堂模样。
执热爱之笔,书传承之章
吴良健生长于书香门第,他的爷爷是当地小有名气的书法家和文人,父亲和几个伯伯也都是书法的忠实爱好者。因从小受到书法的熏陶,吴良健在后来的生活中也爱上了书法,他为北大法学院题写了院史铭,在闲暇时也会去看一些大师的书法展览会。于他而言,书法是“快节奏生活里一个僻静的角落”,能帮助他沉静自己的身心,从而更深层次、更客观地去看待现实中的一些问题,滋养自己的学术生活。
热爱亦贯穿、熔铸于他的学术中。在吴良健看来,宪法不只是一些关于国家机构的冷冰冰的条文,它是鲜活的、有趣的,它气象恢宏、包罗万象、海纳百川。穿梭其间,能够深度地探索宏大的历史和哲学问题,穿破历史和地域的阻隔,与中西古今几千年的法政文明紧密相连,和最伟大的政治哲人对话,进行思想的不断碰撞、融合,进而形成自身更完备的思想体系。同时这些理论又是经世致用的,可以通过从宪法学、行政法学等不同角度对当下社会的具体案例和政策热点进行解读,起到解释现实乃至改变现实的功用。
对书法和公法的热爱让吴良健成为了一个温和而坚定的学者,这也是为什么他想对法大学子说:“劳苦不能支撑你的一生,乐趣和爱才可以。”在吴良健看来,人如果能在一生当中一直追求自己所热爱的,便是最大的幸福,尽管在这个过程中会有各种各样的阻挠、挫折。初时,他阴差阳错来到北大法学院,在那里他爱上了公法的人文关怀,并在之后为此深造、奔波;后来,经过不断的尝试和思考,他认识到自己的真正热爱是传授知识、研究学问,于是他来到法大,站上三尺讲台,成为一名宪法学教师,愿倾其一生笃行其最初的理想——以所学知识惠及国家和社会。
无论是教学还是研究,学术这条路上,他遇到了许多困难,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无数个不为人知的夜里都有他忙碌的身影,所幸有热爱推动着他不倦前行。拥抱自己的热爱,不限于世俗,走出一条独属于自己的道路,这是他对同学们真挚的祝福。“三寸粉笔系深山,烛光千里耀云岭”,师者,一业即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