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检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法大人物  >  正文

【法制日报】江平自传节选:人人都要“抢白旗”

来源:江平自传   4-6   阅读:
T AAA

我们这批留学生的领队是钱信忠、涂通今、潘世征三位老军医。钱信忠随我们出国的时候,头发都有点白了,他后来曾经做过卫生部部长。我们出国时,钱信忠给我们讲话,说你们到苏联后,人人都要抢白旗。抢白旗什么意思呢?当时什么都是红的好,白的意味着不好的东西。

后来我们才明白,因为苏联的考试制度是实行5分制,5分是最高的,而在俄语中5分的谐音就是汉语里面的“白旗”。苏联大中小学的成绩均为5分制:5分为优,4分为良,3分为中,2分就不及格了,他让大家争取“优”的成绩,所以叫“抢白旗”。钱信忠说让我们“抢白旗”,就是说让我们好好学习,争取考试门门拿最高分。他讲的其他内容都忘记了,唯独这句“抢白旗”记住了,人人都要“抢白旗”。

当时无论是在喀山大学还是后来在莫斯科大学,与苏联学生共同听课、考试都给我带来了许多困难。对于中国学生来说,看书和听课还不算太难。书本是死的,只要能看懂,哪怕速度慢,多花一些时间就可以了;听课有困难,但只要事先把老师要讲的内容预习过,听起来也大体能领会。对中国学生来说最难的有两个:一是课堂讨论,二是考试。

课堂讨论

课堂讨论就是seminar,这是一种来自德国的教育传统。我们的一些专业课程,都有课堂讨论,课堂讨论在专业课中始终占有重要地位。课堂讨论是小班进行,二十多人,老师出的都是案例题,要学生分析案例,援引适用的法律和法规,这可难坏了我们。当时,俄语并没有学得很纯熟,而苏联具体的法律、法规又浩如烟海,尤其是关于住房等社会问题的讨论,要清楚地引用适用苏联的法律、法规,真是难于上青天。

那时候,也不可能有现在这样方便的检索条件,但是无论如何,课堂讨论还必须认真对待,课堂讨论的成败,会影响到学科总成绩。如果被老师点名,站起来回答不上,那真的无地自容。于是,我们想到的最好办法,就是主动出击:找成绩好的苏联同学,先把该分析的材料、观点和应援引的法律文件都准备好,大体将要说的话都准备妥,在课堂讨论会上主动举手发言。从老师的角度看,老师也希望中国学生先发言。发言后,老师也不想再为难中国学生,便问起其他苏联学生来。这一招确实管用,屡试不爽,至少在后两三次课堂讨论中,可以大大减少老师提问的机会。

口试考试

苏联大学的考试全部是口试,五年中四十多门课程百分之百是口试。一二年级时真是紧张万分,四五年级时就已习以为常了。

在苏联入大学时,每人都给了一本记分册,每门课的考试都由一位老师主持,考完当时给分,将分数记入记分册,老师签字。考试都有考签,每个考签上有3道题。一个班的学生近三十人,老师准备30个考签,每个学生抽一个。这30个考签90道题,就把这门课的主要内容概括进去了。学生都知道每个考签上是什么题,但就是不知道自己会抽到哪个考签。口试对那些学习比较好的人,根本不是什么难事。但是,相当一部分苏联学生是不用功的,考试临时抱佛脚,所以,他们一到考试的时候就比较惊慌。于是,每次碰上口试,他们就把学习好的学生和中国留学生推到前面。这样每个同学考完出来,他们就赶紧问考过的内容,然后专心突击剩下为数不多的未考过的考题。他们突击一下,准备准备,还是能够通过考试的。这就是他们对付考试的方法。

有些老师特别严厉,给分很紧,学生很是害怕。有一次,一个苏联学生回答完了,老师神情严肃地在记分册上记下分数后,就把记分册扔到地上,学生捡起后吓得哭起来,出教室后,哭着说这下完蛋了,可是打开记分册一看,给的居然是5分。在当时的情况下,苏联教授对中国学生还是比较照顾的。他们看你懂得基本的原理,不是完全一问三不知,基本上就不会过于为难。而当时,我们中国学生大部分学习都很用功,应付这些考试本来也不在话下。好在抽完签后有20分钟准备时间,有时老师还照顾中国学生,问是否要多准备些时间,如果答得基本差不多,老师对中国学生就不再问了。很多学生就怕老师提问,一提问心里就慌,更答不出来了。

我拿到考题之后,准备了十五分钟左右,写一个提纲,然后按照书上的基本内容回答一下。有时候,老师甚至不等你答完,就说“行了行了,走吧走吧”。所以,在苏联的中国留学生,只要稍微认真学习,老师都会让你及格。应该说,口试是一种很独特的考试方法,它绝不可能作弊,但可能取巧,老师面对面向学生问问题,可以了解学生的真实水平,也可以锻炼学生的口才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我对这种口试是很赞赏的,它对我能力的提高很有帮助。

原文链接:http://www.legaldaily.com.cn/bm/content/2011/03/30/content_2555177.htm?node=20737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 最近更新 |
| 热点新闻 |
| 法大微信 |
扫一扫,知道更多
| 微博 |

手机版 | mobile phone version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 网络工作室负责维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电子信箱:news@cupl.edu.cn


新闻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