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记者 谢瑞锋)3月4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由大会发言人张业遂就大会议程和人大工作相关的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张业遂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草案)》将在10日开始在会议期间进行审议,并在15日的全国人大第四次全体会议上进行表决。《外商投资法》这部新的外商投资法律制度,呼之欲出。
全国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委员、中国政法大学法学教授曹义孙在接受《中国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正如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所提到的,我们要推动全方位的开放,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具体到《外商投资法》,就是让外商在中国投资更有安全感。
曹义孙委员说:“毕竟,现实中一部分外国投资者对我们的政策、法律环境等,还是有一些疑虑的。而有《外商投资法》这样一部法律的保障,比单纯以财政政策的形式来管理市场的方式,有着更大的可靠性。具体来说,就是营造一个让外商放心的营商环境。”
曹义孙委员认为,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有几条是必须明确的:
首先是资本去向的可确定性,例如投入的资金是否安全,是不是能有保障。资金进入之后,投资者能不能公平地参与到某个项目的竞争或者项目能够顺利开通等等,企业的营业环境、如何运营,是需要法律制度来保障的。也就是说,运营环境要更少一点人为的影响,更多一些法律法规所确定的条件,会有更高的透明度。
其次,是产生纠纷的时候,应当有一个明确的解决纠纷的标准,一个规范可以遵循,依照法律可以解决。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研发产品的过程中知识产权的保护不能缺位。企业想要做大做强,非常重要的一点是研发,进行研发必然涉及知识产权;还有一种情况是国外的新的知识产品和知识项目,它们作为投资来到中国的时候,要得到保护,比如刚刚上市的某项产品遭遇“山寨”被模仿,被抢注了,而由此产生的纠纷法律保护不了,那么投资者的利益肯定会受到损害。除了对知识产权的专门保护,知识产权的相关争议发生之后能否得到公平的处理,包括解决纠纷的机制和法律规律,投资者要进行维权时得以依据的内容条款等等。
外商来中国投资,所疑虑的无非是投入之后,资金是否安全,资本带来的利润能不能公平地获取到,发生纠纷以后有没有有效的保障,得到公平的处理等等。而《外商投资法》就是要解决他们的疑虑,让外国投资者放心地来中国投资。以上这些有了明确的法律层面的规定和依据,外商就“心里有底”了。
曹义孙委员认为。《外商投资法》的出台,首先体现出的是一种共赢的思路,共赢的原则。这也正是基于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实践经验的总结。为了解决经济发展中的一些困难和问题,中国引进投资,外商在帮助中国发展了经济的同时也从中赚取利润。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曾经制定了三部相关法律,为外商投资法的出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此次,《外商投资法》正是建立在这样一个共赢的原则基础上,中国要吸引更多的外资,也确保外国投资者在中国的正当权益。这正是我们要追求的新一轮更高水平的全方位开放的成效之一。
其次,是《外商投资法》体现出能够更加有效地从法治这个层面保证外资跟中国的资本有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得到公平的发展。总体来讲,这个法律是对一种投资的行为、投资的环境,以及投资的行为产生纠纷如何处理的一套规则。这一系列规则能从法律层面来保护一种公平性。无论是外资企业还是中国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是公平的、平等的,这是基本的原则,基本的精神。中国应当做到的,是保证一个公开的、普遍的,投资者不需要承担太多法律风险的环境。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