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3日,“网络犯罪研究学术联盟成立仪式暨第二届法大数字刑事法论坛”在京顺利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主办,来自 38家高校科研机构、司法机关等单位的代表,上百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研讨网络犯罪治理中的前沿问题。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执行院长王志远教授主持会议,他表示,今天成立的网络犯罪研究学术联盟意义重大,是法大刑事司法学院一所一品牌战略下的长期化、系列化研究,希望能够在学生培养、学科建设等方面实现一体化共识。
中国法学会网络与信息法学研究会会长姜伟在致辞中强调,网络犯罪已经成为人类社会的一大公害,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现实挑战。当前我国对网络犯罪的打击治理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维护了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网络犯罪正在成为危害社会侵害人权的主要威胁,网络犯罪治理需要构筑综合施策、多元共治的新格局,因而网络犯罪研究应当结合多学科专家学者联合攻关。基于这样的时代背景,中国政法大学携手相关院校共建网络犯罪研究学术联盟,非常必要,意义重大。
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刘艳红在致辞中指出,为更好服务国家战略,需联合国内刑法学界以及技术强校,利用技术赋能破解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复杂性综合性法律问题。本联盟旨在建立常态交流机制,更好服务国家网络犯罪治理需求。
华东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院长孙万怀在致辞中表示,网络犯罪使风险无处不在,传统犯罪涉网后失控,如涉众广、金额巨,冲击刑法体系,致量刑困境,它使简单问题复杂化。作为学者,研究不仅是逻辑推演与文本规则,更要关注行动规则与实践后果,恪守良知,避免理论沦为“播龙种收跳蚤”。“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望大家共同呵护,将联盟打造成网络犯罪研究领域的明亮名片。

(“网络犯罪研究学术联盟”揭牌仪式)
开幕式致辞环节结束后,各联盟单位负责人一同完成“网络犯罪研究学术联盟”揭牌仪式。在随后的第二届法大数字刑事法论坛中,来自湘潭大学特聘教授于同志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吴峤滨副主任就打击网络犯罪的司法实务前沿问题进行演讲。大会依次举行“数字经济时代的刑事安全风险与防控”“涉人工智能犯罪的刑事一体化治理路径”“网络空间中侵犯人身权利犯罪的治理”“信息化跨国犯罪的犯罪治理体系变革”四场专题研讨,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上述议题展开深入研讨。
据悉,网络犯罪研究学术联盟是部分高校的法学院系聚焦于网络犯罪研究发起成立的1+N+X的开放性协作机制,其中“1”和“N”代表牵头发起单位和共同发起单位,“X”代表在网络犯罪研究领域具有精深造诣的专家或者有志于从事网络犯罪研究的青年学者。
该联盟目前有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华东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东南大学法学院、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西南政法大学人工智能法学院、西北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西北政法大学数字法治与数据安全研究院、武汉大学法学院、上海政法学院刑事司法学院、浙江大学法学院、湖南大学法学院、湘潭大学法学学部、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中南大学法学院、西南科技大学法学院、北京化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排名不分先后)等15家京内外高校的17家二级单位加入。
该学术协作机制成立旨在推动网络犯罪研究和人才培养,深化跨单位联合培养、学术访问及专题培训机制,凝聚多学科研究力量与学术共同体共识。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飒)
《光明日报》2025年7月15日
链接:“网络犯罪研究学术联盟成立仪式暨第二届法大数字刑事法论坛”在京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