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检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法大  >  正文

【法制晚报】中国政法大学在珠海开设法律培训班 澳门社会文化司司长谭俊荣等人均曾就读

来源:记者 王巍   12-22   阅读:
T AAA

法制晚报讯(记者 王巍) 12月20日,在“庆祝澳门回归祖国15周年大会暨澳门特别行政区第四届政府就职典礼”上,中国政法大学珠海港澳班2006届第六期毕业生谭俊荣被正式任命为澳门社会文化司司长。

法晚记者采访时发现,由于目前内地与港澳的交流互动日趋频繁,不少港澳官员与律师都积极学习内地法律以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和行业竞争力,为内地与港澳的法治建设建言献策。

办学16年 学生多为公务人员

据介绍,经教育部批准,中国政法大学从1999年开始在珠海与市新技术研究所合作,成立中国政法大学珠海港澳班,面向港澳地区招收培养第二学士(法学士)。

中国政法大学珠海港澳班办学16年来,共举办了十三期,培养了近五百名港澳学生。参加学习的主要是政府公务人员,在澳门学生中涵盖了澳门法院、检察院,澳门政府行政法务司、社会文化司、经济财政司、保安司、运输工务司、审计署、廉政公署、民政总署、警察总局、海关及各局、办等部门。

在香港学生中,有香港政府部门领导、政党领袖、大律师、银行董事、公司老板、公务人员。此外,港澳学生中还包括教育、科技、法律、经济、文化、医疗、工商、金融等各界人士。

开设19门课 大部分学生在职兼读

港澳官员们都学习内地什么法律呢?据中国政法大学珠海港澳班的负责人谢先生介绍说,在学习中共开设了法理学、宪法学(含香港、澳门基本法)、法律逻辑等19门课,其中包括了国内法学专业必修的中国法律的14门主干课。

学校选派原中国法学会刑法研究会副会长阮齐林,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院长王卫国,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宪法学专家焦洪昌等资深教师任教。大部分官员和律师都是在职兼读,周末上课,平时照常工作。在读的每门课都要进行考试。课程学习完成后,要撰写论文,成绩合格才能毕业。

谭俊荣司长 也曾就读培训班

从校方掌握的情况来看,学生毕业后在当地的竞争力和认可度均有很大提高。有些原来不是公务员,毕业后考上了公务员。还有许多官员职务获得了提升。如陈荣喜,学习时是澳门土地工务运输局公务员,毕业后职务不断提升,现在任澳门土地工务运输局副局长。又如黄有力,学习时任澳门体育局局长,毕业后晋升为澳门民政总署署长。

在学生中还有当时任澳门社会文化司司长办公室主任的谭俊荣,老师们对他印象深刻的原因是,入学时他本已有博士学位,并且公务繁忙,但为了学习内地法律,他千方百计调整时间,保证按时到课堂,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毕业时各门考试都取得了优异成绩。同时由于他威信高,还被同学们推举为班长。

毕业后不久他被提升为澳门行政长官办公室主任,现因其工作成绩突出,又有学习内地法律的背景,被正式任命为澳门社会文化司司长。

案例1

2005届学生陈家辉原是澳门检察院的一般行政人员,毕业后进入法律专业领域,后晋升为检察长办公室顾问。

他为了进一步学好内地法律,在获第二学士(法学士)的基础上,又攻读了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博士,撰写了《澳门土地法改革研究》一书。

案例2

2011届学生萧震然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法律系,是普通法学的法律博士,入学时他年仅26岁,在金钟大律师办事处任实习大律师。由于学习努力,还未毕业,就已晋升为香港大律师。

毕业后,他充分发挥懂得两地法律的优势,得心应手地办理香港与内地企业相关的涉及内地公司法、企业法、合同法的案子。后来,他被香港上市公司聘为独立董事,还成为香港大律师公会的仲裁员及调解员。由于他熟悉内地法律,政府不同的咨询委员会都愿意聘他做委员。

文章来源:http://www.fawan.com.cn/html/2014-12/22/content_529293.htm

关闭

| 图片新闻 |
| 热点新闻 |
| 法大微信 |
扫一扫,知道更多

手机版 | mobile phone version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 网络工作室负责维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电子信箱:news@cupl.edu.cn


新闻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