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10月20日起在北京召开,会议持续4天,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依法治国”以其鲜明的时代特征,首次成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全会的主要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努力建设法治中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也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指明了方向。对于以“依法治国”为主要议题的这次中央全会,青年学生究竟关注什么?以什么方式关注?对于青年学生会有哪些影响?笔者面向中国政法大学青年学生,开展以“青年心中的法治梦”为主题的调查研究。
调研采取问卷调查和访谈结合的方法,共调查100名中国政法大学在校本科学生,其中法学专业72人,非法学专业28人。调研团队累计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98份,有效率98%。为调查不同群体对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关注程度和关注内容差异,调查团队将受访者年级、性别、政治面貌、专业作为变量分别统计。在后期整理中,采取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了全面分析,保障了结论的相关性与可靠性,得出以下青年学生关于十八届四中全会召开思想动态的分析报告。
一、不同学生群体,关注存在差异
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政法大学青年学生总体对此次会议十分关注,90%以上的同学看过相关报道和专家解读,其中大部分同学密切关注会议进展,全程关注会议召开相关信息。同时,根据调研数据显示,男女生在关注程度上存在一些差异,男生较女生有更强的关注度,80%以上的男生关注相关节目或报道,且普遍了解会议主题,关于会议主题有自己的看法;60%以上的女生关注相关节目或报道。由此看来,青年学生关注会议热情总体较高,普遍对“依法治国”有很高的期待。针对数据统计结果,笔者认为,作为法科学生,应以“依法治国”主题为契机,进一步自觉加强理论学习,提升自身法治素养,增强责任感与使命感。
二、网络环绕青年,不厌传统书香
调研数据显示,50.8%的青年学生是通过网络平台了解十八届四中全会,24.6%的学生会通过报刊杂志等传统阅读方式,了解时事热点事件。呈然网络提供了丰富的信息量,信息来源途径众多,但仅通过单一的网络平台,难免造成信息趋同化。笔者认为,在自媒体、大数据时代,青年学生能够利用新兴的网络平台,及时有效掌握会议相关资讯,将法治观融入自身的思想体系,但是在选择新的学习平台的同时,应该“喜新不厌旧”,将传统阅读和学习方式与新兴网络平台有机结合,能够从网络、纸媒、教材等多元化渠道学习法治理念,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加深对全会精神的理解。
三、关注内容有别,影响全面多元
关于青年学生对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关注点,统计结果显示,对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召开,法学专业学生对“依法治国”主题视域下的司法体制改革、党内纪检体制改革及反腐制度化比较关注;而非法学专业学生除关注党内纪检体制改革及反腐制度化以外,较为关注中央人事变动及相关安排。总体来说,青年学生的主要关注点在于司法体制改革、党内纪检体制改革及反腐制度化。在青年学生关注点的调研中,有36人将关注反腐等社会问题的长效机制建设放到首要位置;33名学生关注法治政府建设;而20人认为司法队伍建设和司法人员素质提高最为迫在眉睫;同时,也有学生认为司法公开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进程。
关于十八届四中全会对个人的影响,法学专业学生普遍认为,其对自己的影响最主要体现在增强法治意识,树立法治理想,未来积极参与到依法治国的进程中去。笔者认为,此次会议的召开为增强青年学生的法治意识明确了根本路径,除提高学生对于法律知识的学习热情外,还为法学专业乃至非法学专业的学生在未来毕业后能够更好地求职就业、融入社会,提供了更好的法治氛围。
四、“依法治国”来袭,你我参与其中
在接受问卷调查的青年学生中,近一年内,法学专业的学生(除大一外)基本上都参与过法律实践,参与方式主要包括专业实习实践、普及法治理念、参与法律援助、开展法治宣讲等。在参与过法律实践的学生中,54名学生曾通过参与社团活动而取得了相关实践经验;36名学生通过在法院、检察院等相关单位实习、28名学生通过法律援助、普法等活动参与法律实践。他们普遍认为参与法律实践对于法学专业学习有很大帮助,能够将所学专业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完善知识结构,也更利于在国情教育中,充实自我,锤炼青春。笔者认为,法治是社会健康有序发展的必备因素,高校学生参与其中有助于引领全社会形成法治风尚,有利于青年自身成长成才,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目标。
五、增强法治意识,青年献出良策
针对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学习,被调查学生对于学生党支部开展相关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法治意识,建议情况如下:54名学生选择“邀请知名学者、专家,组织专题讲座,增强法治意识”;各有39名学生选择了“组织法律援助相关工作,招募志愿者”和“开办法治专题研讨活动,与其他同学共同交流”。另有三十余名学生也推荐了“丰富网络平台宣传工作”和“推荐相关阅读书目”这两种途径。由此可见,作为以法学教育为主高校的青年学生,对于普及法学知识、增强法治意识、开展全会精神学习,具有很高的参与热情。笔者认为,基层学生党组织应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帮助青年学生夯实专业知识,将法治精神内化于心,引导学生关注国事,使青年学生能够切身参与到“依法治国”的伟大历史进程中来。
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是推动社会前进的最活跃力量。青年也只有把个人前途与党和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联,才能大有作为。不难看出,十八届四中全会作为首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的中央全会,在青年学生中引起了十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法科学生更是利用自身学科优势对如何参与到依法治国进程中提出自己的思考和看法,希望通过自身努力学习,提升法治素养,以更加“正能量”的面貌参与到祖国的法治建设中。“依法治国”一词听起来似乎离青年学生很远,但法治与经济,与社会公平,与人民尊严、幸福感、安全感都息息相关,青年心中的法治梦想将于中国法治的未来紧密相联,具有深厚法治素养的青年学生必将成为法治中国建设的积极参与者和未来实践者。
文章来源:http://epaper.legaldaily.com.cn/fzrb/content/20141029/Articel12001GN.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