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检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法大  >  正文

【青海日报】中国政法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主题活动在原子城举行

来源:辛勤   6-6   阅读:
T AAA

让青春在“两弹一星”精神感召下闪光 “旅两弹一星之履效国家脊梁之骁”

青海新闻网讯 青春,总需要一种精神砥砺。6月4日上午,青海原子城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上空誓言铮铮:“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维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在这个老一辈科学家艰苦奋斗,勇创科学奇迹的地方,“两弹一星”精神感召着中国政法大学百余名博士研究生:“我们将为祖国建设奋斗终身!”

“旅两弹一星之履,效国家脊梁之骁”中国政法大学2012届博士研究生毕业主题活动在海北藏族自治州西海镇的青海原子城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举行。中国政法大学百余名博士研究生和教师参观了示范基地纪念馆,在精神上接受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的洗礼;在“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纪念碑”前庄严重温入党誓词,更加坚定了同学们奉献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意志。当晚,师生们还举行研讨会,与六位原二二一厂的老职工、老领导以及青海省委宣传部领导座谈,畅谈人生与理想。

在纪念馆,中国政法大学的师生们久久驻足。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一张张泛黄的历史资料和一件件曾经用过的设备仪器,生动地讲述了中国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那极不寻常的历史时期,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老一辈科学家放弃优越的科研和生活条件,冲破重重阻碍,毅然回到祖国,隐姓埋名投身我国核武器研制,彻底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讹诈,确立了新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大国地位,谱写了一曲自力更生、顽强拼搏、爱国奉献的爱国主义英雄赞歌。看到这些,中国政法大学的博士生李怀胜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当今天真实地站在了我国老一辈科学家曾经奋斗过的地方,我的心灵受到了震撼。”李怀胜说,“在原子城基地,我一直心怀感动,因为大批优秀的科技工作者,怀着对新中国的满腔热爱,以身许国,义无反顾地投身到这一神圣而伟大的事业中来,才成就今天中国的强大。我也心怀敬意,老一辈科学家不仅在世界屋脊上创造了惊人的科技成就,更造就了我们无法企及的精神屋脊。对于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我们来说,走过他们曾经走过的地方,才能愈加感受到身上责任的重大,才能进一步思索如何将自己所学的知识造福国家和人民。”

在座谈会上,原二二一厂的老同志回忆了当时的研发过程。他们战胜恶劣的自然环境,战胜艰苦的生活条件,为了国家的强盛奉献青春,这让师生们动容。“我们可以毫不犹豫地说,我们没有虚度青春……”老同志的话赢得了中国政法大学师生们的阵阵掌声。

师生们纷纷表示:“这次到青海,接受了‘两弹一星’精神的洗礼,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国民责任教育,愈加感受到,要实现人生价值,必须要将奉献和责任放在首位。尤其是我们这些即将毕业的博士研究生,拥有高学历,掌握更多的知识,但是如果没有对精神的追求,就成不了祖国需要的人才。”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梅毅与同学们交流时说,中国政法大学将校园拓展到青海原子城爱国主义示范教育基地,对学生来说,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人生品格的升华。作为拥有高级知识的人,更应肩负责任,砥砺精神,一个人如果找不到自己的精神,他的知识也就找不到方向。相信同学们此行将是一次很好的知识集成,因为你们在这里可以为自己装上真正的“中国芯”。

“原子城是一座丰碑城,体现了中国人的信念、骨气和能力,从而让世界瞩目中国。通过在青海原子城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参观、与老同志座谈交流,给中国政法大学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博士生们上了一堂生动的人生教育课程,师生们受益匪浅,我们不虚此行。”中国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冯世勇说,知识分子是国家的脊梁,更要学习“两弹一星”精神,学习奉献、担当精神。

原文链接:http://www.qhnews.com/newscenter/system/2012/06/06/010789732.shtml

关闭

| 图片新闻 |
| 最近更新 |
| 热点新闻 |
| 法大微信 |
扫一扫,知道更多

手机版 | mobile phone version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 网络工作室负责维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电子信箱:news@cupl.edu.cn


新闻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