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政法大学2012届百余名博士研究生和教师赴青海参观新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原子城,并在原子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重温入党誓词。
原子城建于1958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均诞生于此。中国政法大学2012届博士研究生毕业主题活动以“旅两弹一星之履 效国家脊梁之骁”为主题,旨在深入学习和全面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的讲话,着力增强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继承和发扬艰苦朴素,顽强奋斗的作风,提高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立为国奉献之志,立为民服务之志,成为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人才。是研究生培养流程的一个重要环节。
师生在原子城纪念馆久久驻足,2012届博士毕业生李怀胜激动地说,“当今天真实地站在了我国老一辈科学家曾经奋斗过的地方,我的心灵受到了震撼,久久不能平静。在原子城基地,我一直心怀感动,因为大批优秀的科技工作者,怀着对新中国的满腔热爱,以身许国,义无反顾地投身到这一神圣而伟大的事业中来,才成就今天中国的伟大。”李怀胜联系自己实际的工作和学习情况,“对于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我们来说,走过他们曾经走过的地方,才能愈加感受到身上责任的重大,才能进一步思索如何将自己所学的知识造福国家和人民。”
师生还与原221厂的老领导、老同志举行了座谈会。原221厂老职工张凤诚鼓励我校师生,他说:“你们作为国家的栋梁、国家的希望,对自己要严格要求,要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让青春无悔。”
师生们纷纷表示,这次到青海,接受了“两弹一星”精神的洗礼,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国民责任教育、愈加感受到要实现人生价值,必须要将奉献和责任放在首位。“我们这些即将毕业的博士研究生,拥有高学历,掌握更多知识,更需要这种‘两弹一星’的爱国、奉献精神,成为国家需要的人才。”刑事司法学院的博士毕业生李婵嫒说。
青海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梅毅对中国政法大学将校园拓展到青海原子城爱国主义示范教育基地进行了高度评价,他认为对生来说,这样的活动和经历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人生品格的升华。相信同学们此行将是一次很好的知识集成,因为你们在这里可以为自己装上真正的“中国芯”。 (李玉兰 何苗)
原文链接:http://edu.gmw.cn/2012/06/08/content_43122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