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检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法大  >  正文

证据理论与科学国际研讨会在京召开

来源:吴丹红   9-16   阅读:
T AAA

证据理论与科学国际研讨会9月15日上午在北京召开。最高人民法院院长、首席大法官肖扬发来贺信,最高人民检察院常务副检察长张耕、全国人大法工委刑法室主任郎胜、教育部社科司张东刚处长、教育部科技司处长李渝红等出席了开幕式。来自美国、澳大利亚、英国以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公安大学等十余所高校的学者和来自司法部、公安部、教育部的专家共一百余名代表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法官祝二军宣读了肖扬的贺信。肖扬在贺信中说,证据是实现司法公正的基石,建立完善的证据制度,对于促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深入开展证据科学研究,促进证据法学和法庭科学的紧密结合,将对证据理论的发展和证据制度的改革做出贡献。肖扬表示,对三大诉讼证据作统一规定或分别规定,可能各有利弊,但最终选择应当取决于中国司法实践发展的需要,应当有利于中国法制建设的完善。

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朱勇在致辞中表示,完善的证据制度,是法治国家的重要标志。时代为证据科学的研究提供了宽广的舞台,也为证据科学领域的实践者和理论探索者提出了大量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本次会议是我国证据法学界、实务界与国外同行进行交流与切磋的一次学术盛会,对于中国的审判实践以及证据科学的理论研究都会有所启益。

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陈光中先生认为,证据是人民法院裁判案件的前提与基础,要确保司法公正,必须构建完善的证据规则体系。我国现行证据制度条文粗疏,内容粗放,还没有形成一个较完整的逻辑体系,这与证据制度在诉讼和法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极不相称。我们对于证据问题的认识和研究应当不断深化。

本次会议为期两天,第一天主要讨论“证据法的理论基础与现实意义”和“证据规则”,第二天的分会场主要讨论“证据科学的理论体系及其应用”、“科学与证据”等主题。美国西北大学法学院威格莫尔特座教授罗纳德·艾伦先生告诉记者,证据科学是一个新兴学科,它涵盖了传统的证据法学和法庭科学的内容,并试图对证据问题开展跨学科交叉研究。本次研讨会规格很高,一定能推动和促进国内外证据科学领域学者之间的交流。

本次会议的主办方是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张保生副校长介绍说,成立于2006年5月的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是国内第一个证据科学的专门研究机构,也是国内第一个证据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关阅读:【检察日报】国际学者研讨证据理论与科学

【人民法院报】肖扬致电祝贺证据理论与科学国际研讨会召开

关闭

| 最近更新 |
| 热点新闻 |
| 法大微信 |
扫一扫,知道更多

手机版 | mobile phone version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 网络工作室负责维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电子信箱:news@cupl.edu.cn


新闻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