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中国政法大学举行建校55周年庆典暨“和谐理念与社会进步”学术论坛开幕式。全国政协副主席罗豪才,原司法部部长、中国政法大学原校长邹瑜,中国法学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刘飏,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黄松有,司法部副部长赵大程等出席庆典。庆典由学校党委书记石亚军主持,校长徐显明代表学校向与会者表示欢迎,向关心支持母校发展的海内外校友致以问候。
据介绍,中国政法大学是中国法学教育、法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和法学对外交流的中心。建校55周年来,它秉承推动政治进步、法治昌明和社会繁荣的办学传统,发扬“艰苦奋斗、致公为民、法泽天下”精神,从不足1000人的培养规模到今天20000余名在校生规模,从普通的政法学校到今日教育部直属“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作为中国法学教育的最高学府,中国政法大学被誉为“政法干部的摇篮”、“全国人大最得力的助手”。
作为我国最重要的法学研究中心,今天的中国政法大学已拥有2个全国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博士后流动站及18个博士点,45个硕士点,17个本科专业。构建起了以法学为主导的,与国家政治文明和法治建设密切关联的学科体系和学科群,涵盖了法学、管理学、经济学等7大学科门类。新中国的第一个法学史专业、第一个民商法专业、第一个经济法专业、第一个诉讼法专业、第一个比较法专业都在这里诞生。
中国政法大学拥有一支国内乃至亚洲最大也最具实力的法学家集团。他们是国家法治建设的主要依靠力量,为国家的法治建设做出了杰出贡献。从1954年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到刚刚通过的《物权法》,他们参与了共和国每一部重要法律的论证和起草。办学至今,该校已有1000余人次参加了国家主要法律的立法工作。他们还以大量创新性学术成果,进而推动中国的法治化进程。
55年来,中国政法大学培育了很多具有学术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学子,据不完全统计,全国高层次法官、检察官和律师的1/3,具有高等教育学历的司法工作者中1/10均来自中国政法大学。尤其是近三年来,该校本科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均在90%以上,使该校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家法治建设多层次杰出人才的摇篮。
据悉,为祝贺建校55周年,除了举办“和谐理念与社会进步”学术论坛外,学校在校庆期间还安排了《中国少数民族法制通史》(多卷本)首发仪式暨研讨会、留学服务中心揭牌仪式、民法典论坛、博闻论坛、知名校友论坛等系列活动。
相关链接:【人民网】中国政法大学举行建校55周年庆典
【新华网】中国政法大学庆祝建校55周年
【中青在线】中国政法大学举行建校55周年庆典
【教育新闻网】中国政法大学举行建校55周年庆典
【中国致公党】罗豪才出席中国政法大学建校55周年庆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