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检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法大  >  正文

【声音周刊】徐显明教授:修宪一年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来源:新闻中心   3-14   阅读:
T AAA

修宪改变执政方式:“时刻绷紧人权保障这根弦”

在天安门广场,记者问一位来北京旅游的山东退休干部:“过去的一年,您感觉党和政府的工作方式有何变化?”他的回答是:“这一年,经常在电视上看到国家领导人关心普通百姓的新闻,尽管有时仅仅是针对某一户矿工、某一家农户,却体现了国家领导人对于人民的重视和关心。”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政法大学校长徐显明教授早在宪法修正案通过之初撰文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宪法中出现后,对执政要求具体化了,只要始终做到“三个代表”,就能巩固执政党的执政地位,而失掉其中任何一个,都有可能导致执政地位的丧失。因此,这表明对执政党的要求已经非常具体了,人民群众判断执政党的标准也非常具体了。

记者采访了多名来自党政机关的代表,除了认真贯彻“三个代表”思想,他们几乎都表达了这样的想法:新《宪法》的实施,对政府部门依法行政提出更高的要求,政府在行使职权时要更加慎重考虑了。

执法人员有同样的感受。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检察院反贪局局长孙桂华代表告诉记者:“现在执法办案,经常有一种如履薄冰的感觉。”

“以前办案,只要突破了案件,就算大功告成。”可是,随着宪法修正案增加人权保障内容,情况发生了改变。“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犯罪了,应该受到处罚,但是,在法院没有判决之前,我们还不能说他们有罪,应该受到人道的对待;即使法院判了,也不意味着他们一切权利都被剥夺,应有的权利仍应该得到维护。所以,保护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人权,是人权保护的一部分。”

人权保护观念深入执法人员内心,给执法增加了难度。比如查办贪污贿赂案件,在依法取证、文明慎重地采取强制措施方面,都有了更高的要求,“现在办案,脑子里要时刻绷紧‘人权’这根弦,既要完成打击犯罪的使命,又要避免侵害人权,能不如履薄冰吗?”

关闭

| 图片新闻 |
| 热点新闻 |
| 法大微信 |
扫一扫,知道更多

手机版 | mobile phone version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 网络工作室负责维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电子信箱:news@cupl.edu.cn


新闻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