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提高教师党员的党性修养和政治素质,2016年7月5日下午,外国语学院分党委与光明新闻传播学院分党委在我校昌平校区办公楼第二会议室举办了“两学一做”专题教育讲座。北京市委讲师团主讲老师、中国政法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副教授郭继承受邀作了题为“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做‘四有’好教师”的专题发言。校组织部副部长袁林,外国语学院院长李立,光明新闻传播学院分党委书记尚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沙丽金,分党委副书记田力男及两院50多名教师党员聆听了讲座。此次专题学习由外国语学院分党委书记赵云鹏主持。

郭继承首先梳理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奋斗的历史进程,结合教师党员的教学科研实际,对习近平总书记“中国梦”思想的提出背景和实现路径,尤其是关于党的建设和文化建设等重要讲话进行了深入浅出、鞭辟入里的全面阐释。整场讲座主题鲜明,内涵丰富,事例生动活泼,让每一位教师党员都深受感染。
郭继承结合中国历史中的革故鼎新,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凝聚中华民族力量建设“中国梦”的愿景,是在立足中国国家和社会的改革与发展实际基础上提出的。历史表明,中国发展的前提必须是大一统。国家大一统,领导核心坚强,国家富强,人民才会有尊严,生活安定幸福;而国家内乱分裂,分崩离析,人民必然流离失所。正是基于对历史经验和国家发展的总结,习近平总书记高屋建瓴地提出维护国家统一,坚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我们的国家才会更好的发展。只有国家好,民族好,个人才会好。历史同样证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必须有坚强的领导核心。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还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必须持之以恒的推动党的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增强党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只有这样,中国共产党才能承担历史使命。
郭继承指出习近平系列讲话的核心都是围绕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来展开的。在党的建设方面,“不患立,患所以立”,党能否承担历史责任,关键在于加强党的建设,包括组织建设和纪律建设。习近平主席在谈及党的建设时,提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强调党员同志应从党章学习、党的条例学习入手,重温建党初期党的领袖们为了国家统一、富强,为了改善国家民生而甘愿抛头颅、洒热血的自我奉献精神。在解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思想时,郭继承对“十三五”规划进行了全面的解读,结合教师党员的工作实际,他认为作为一名教师“位卑不敢忘忧国”,应充分利用三尺讲台,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培养有爱国情怀,有志于为中国崛起和中华民族复兴而奋斗的新时期的优秀人才。

讲座引发了教师党员们的热烈讨论。尚武对讲座予以高度肯定,他认为本次讲座不仅有高度、有深度,而且有温度,是近几年中所听到的最好的讲座;讲座中的案例不仅贴近实际,而且入情入理,入脑入心,一席讲座让自己茅塞顿开,豁然开朗。田力男表示讲座让自己深受启发,首先,自己对“中国梦”的精神内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心存“中国梦”,工作有心气,做事有底气;其次,“中国梦”的实现,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复兴必须以国家统一为前提,国家好、民族好,个人才会好,作为一名教师,自己将会在课堂教学中增强对学生的爱国、爱党教育;第三,国家是大树,文化是根,教师党员不仅要积极学习优秀文化文化,而且要将文化自信融于课堂教学之中,滋养、教育学生,确立学生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自信。与会教师党员纷纷表示讲座不仅要让师生党员来听,而且要面向全校学生,使爱国心的培养融入实践、深入心灵,从而推进学校党员发展和培养工作的深入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