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检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论法央地”——张劲做客民商经济法学院第40期读书沙龙

来源:民商经济法学院   11-10   阅读:
T AAA

2016年11月3日晚上19时,民商经济法学院第四十期“读书沙龙”在端升楼311教室举行,本期沙龙邀请了法学院宪法研究所张劲副教授就央地关系进行专题演讲及相关书籍的推荐,来自全校各个院系的50余名同学参加了此次活动。

央地关系作为横贯历史与现实的一对重要关系,一直都是宪法学研究的重要话题,而今也成为了整个学界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中国的央地关系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变迁?变迁之中又蕴藏着怎样的逻辑?张劲老师以其全面而富有深度的研究成果为主,以相关书籍为辅,为我们进行了详尽的解说。

(张劲做客民商经济法学院第40期读书沙龙)

首先,张劲老师从内部机制的角度进行了阐述,认为中国央地关系与西方央地关系截然不同的一项重要原因就是二者由古至今不同的统治机制。在农业集体的社会大背景之下,中央集权是古代中国最为实用也是唯一合适的制度,即使是步入了现代社会,中国也因为追求快速有效的发展而选择了加强中央与地方的联系;而西方各国由工业起步,崇尚自由与民主,这种思想的引导使他们更习惯来自附近而非远方的统治。

张劲老师从历史的角度强调了在央地关系中,国家管理者格局的重要性。格局决定了国家的权力集中,增强了国家管理者的资源调配与社会动员能力,并让我们这样的大河文明在面对洪涝灾荒、游牧民族入侵时有更强大的应对力量。然后,张劲老师将民国、春秋战国的百家齐放与太平之世做了对比,说明了不同的央地模式都各有其长短利弊。

(现场观众济济一堂)

演讲结束后,读书沙龙进入听众提问讨论环节,同学们发言踊跃,互动充分。整场沙龙,张劲老师的讲述节奏感强,逻辑严密,有着鲜明的个人风格,并且风趣幽默,让听众们不时会意一笑,欲罢不能。

会后,记者对张劲老师进行了简短采访,他希望同学们都能够将目光放得长远一些,不要局限于一种观点或是想法,或者是让表面的浮夸掩盖了内部的事实。同时,他也为同学们提供了读书方面的建议,鼓励大家多去研读经典,可以在自己感兴趣或是做研究的领域广泛涉猎,以实现时间精力的最充分利用。

本次读书沙龙的圆满举办,不仅让同学们深深领会到了张劲老师的学识之渊博、谈吐之不凡与风度之翩翩,更使同学们对于历史与现今、西方与东方的央地关系等问题有了更深入的思考。老师精心推荐的书籍,也为同学提供了更多思考问题不一样的视角与方式。

编辑 李叶

关闭

| 图片新闻 |
| 最近更新 |
| 热点新闻 |
| 法大微信 |
扫一扫,知道更多

手机版 | mobile phone version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 网络工作室负责维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电子信箱:news@cupl.edu.cn


新闻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