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学生们进一步了解中国法制发展的历史与人民法院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的突出贡献,2017年6月1日下午,国际法学院组织2013级本科生参观了中国法院博物馆。
中国法院博物馆新馆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正义路4号,曾经是原日本正金银行北京支行的旧址,建于1910年,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博物馆设有三个基本陈列展厅,七个专题展厅,三个普法互动区和一个法制影视放映厅。
博物馆参观活动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正式开始,13级本科生们首先参观的是外国法院及国际法院掠影展厅。这个展厅介绍了英美法系、大陆法系与伊斯兰法系的相关内容以及在审判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案件,如审判苏格拉底、米兰达诉亚利桑那州案、辛普森杀妻案等。
接下来大家参观的是法制影视放映厅。法制放映厅每周会定期播放一部新电影,本周播放的是一部名为《姐妹情深》的影片,讲述了执行法官入村用真情和智慧解决了一家三姐妹经济纠纷案件的故事,展现了执行法官的为民情怀。展厅的展柜中还陈列着世界各国法院赠送的珍贵的礼品。
中国审判历史展带大家回顾了中国古代司法文明的发展历程。中华司法文明源远流长,数千年来,律法更替、礼法合治,形成了影响深远的中华法系。展厅中陈列着刖刑铜方鬲、卫盉、九年卫鼎等青铜器;还存放有《唐律疏议》、《洗冤集录》、《明会典》、《钦定大清会典》等古代典籍。
“正义的审判”专题展厅向大家介绍了审判日本战犯的过程;人民审判历程展展示了自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到改革开放后的人民法院建设和审判工作成就,展柜中展出了许多文物以及大案要案卷宗。
最后参观的是审判服饰专题展。审判服饰是体现审判职业特点和文化内涵的审判人员专用服装和服饰。伴随着法治文明的发展演变,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审判服饰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虽然法官制服的样式在不断变化,但不变的是法官对正义的追求和恪守。
通过这次参观,大家不仅对中外法制史有了更深的了解,而且明白了法院和法官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同时,生动形象的展览更让大家进一步理解了公平和正义的真谛。让我们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回顾中国审判历史进程,传播法治精神,为推进法治中国的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