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检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国际法学院成立30周年院庆系列论坛之二暨国际法大讲堂系列讲座第97讲——“学术函数的解构”专题讲座

来源:国际法学院   5-27   阅读:
T AAA

2019年5月25日,国际法学院成立30周年院庆系列论坛之二暨国际法大讲堂系列讲座第97讲——“学术函数的解构”专题讲座在中国政法大学学院路校区举行。本次讲座的特邀嘉宾是浙江工商大学教授、法学博士古祖雪,国际法学院教授祁欢、刘力,副教授董京波、兰花,博士车路遥、孔得建、刘冰玉以及许多博士研究生参加了此次讲座,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副院长、教授朱利江担任主持人。

(讲座现场)

古祖雪首先介绍了学术函数的构成,其中学术成就是因变量,而学术工力、学术勇气、学术激情、学术德性是自变量。他认为,学术工力是取得学术成就的基础和根本,学术勇气和学术激情是两翼,而学术德性是学术成就的品味和道德要求。古祖雪强调,学术成就和学者的身份地位头衔没有关系,学术成就最终以具有真知灼见并可以流传于世的学术作品为标志。

古祖雪就学术自变量因素进行了进一步的阐释。他认为,学术工力由三个要素组成,即扎实的知识基础、突出的研究能力和过硬的文字功夫。扎实的知识基础需要学者拓宽知识面,古祖雪建议大家多研读经典,并提炼出作者的思想架构,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和思想。古祖雪认为,突出的研究能力主要是选题、释题和概括能力。在选题上,应当满足“五新”标准,即题目新、观点新、资料新、方法新和体系新。释题能力就是文章谋篇布局的能力,古祖雪还建议同学们多读哲学著作,按照哲学中范畴的概念建构文章体系。最后,概括能力要求研究者用简短的语言表达思想,做到既可以发散又善于总结。

在其他的要素中,古祖雪也表达了自己的见解。首先,学术勇气需要独立的学者品格、理性的批判精神和大胆的创新意识。学者应当有“四不精神”,即不唯上、不追星、不跟风、不媚俗。其次,学术激情需要纯粹的学术追求、忘我的学术境界和灵动的学术顿悟,古祖雪谈及了自己做学问的经历,为了写好有灵感的文章经常废寝忘食,认为学术研究应当以学术兴趣为基础,而不求名利。最后,学术德性指的是宽广的学术胸怀、严谨的学术态度和诚实的学术操守,古祖雪认为论文写作应当精雕细琢,做到一丝不苟。

(讲座结束后与会嘉宾老师合影)

在互动环节,各位老师和同学们积极提问,纷纷向古祖雪提出了自己在学术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古祖雪对这些提问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答。最后,朱利江对本次讲座进行总结,对古祖雪为国际法学院教师和学生分享几十年国际法学术研究的心得、技巧和规律表达了由衷的感谢。

编辑 陆娇

关闭

| 图片新闻 |
| 最近更新 |
| 热点新闻 |
| 法大微信 |
扫一扫,知道更多

手机版 | mobile phone version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 网络工作室负责维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电子信箱:news@cupl.edu.cn


新闻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