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26日12:00--15:00,法律硕士学院第15期“蓟门法思读书会”在海淀校区举行。本期读书会由法律硕士学院尹超副教授进行主讲,以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2020年版)为参考,对老子《道德经》进行选读,法律硕士学院和法学院的9名同学参加本次读书会。
首先,尹超介绍了老子《道德经》的时代背景、内容框架、文化地位、国际影响和现代价值。《道德经》谈天地法则、为人之道、处世原则,从哲学、伦理和政治三个层面,叙述了宇宙的真理、生命的实相和世事的真谛,是历代中国人文化自信的经典基础,也是现今世界上被译成外国文字发行量最大的文化名著,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价值。他认为,“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基于不同的时代和背景,不同的人可能会对《道德经》有不同的认识。他表示,理解《道德经》,不能完全拘于文字,更要从其思想体系去感悟,也可以说,认识《道德经》不能只靠阅读,更要靠体悟。接下来,尹超从“道是什么”“道与生命”“以道为师”“道之应用”和“生活实践”五个方面,选取《道德经》部分内容,对其精神内核进行解读。他认为,老子《道德经》并不是玄学,从根本上说,它是要让人们通过体道、悟道,真正把握“道”无我无私的特征特性,并将之贯彻、应用到具体的生活和实践。此次富有启发性的精彩讲读,为同学们提供了一道别开生面的“精神大餐”。
随后,同学们进行自由讨论,并从不同的角度分享了自己学习的心得和感悟。
最后,尹超对本次读书会做了总结。他谈到,老子《道德经》的思想核心,远不是有的人所说的消极避世,需要我们在生活实践中体悟。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我们更需要追求内在的精神富足,学会对生活做减法,对生命做加法。当然,老子《道德经》的内容非常丰富,希望同学们以此为契机,深入研习、体悟老子思想的真谛,以圣人为师,真正做到见贤思齐。

(活动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