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通讯员周晓洁)6月23日,外国语学院主办的“新时期外语教育:融合与创新”外语教育教学研讨会在海淀校区举行。研讨会分设主论坛和五个分论坛,均采取线下线上混合模式进行。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常保国出席论坛并讲话。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院长王俊菊,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语学院院长向明友,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院长苗兴伟受邀参会,学院党委书记李国强,院长张清和校内几十余名师生学者现场参会;在线参会的校外学者达百余人次。

常保国以视频方式致开幕词。他表示,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家对外语教学和外语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针对我校其核心就是如何发挥外语资源的优势培养涉外法治人才。中国政法大学近几年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与北京外国语大学强强联合,汇集两校优质资源,实现了涉外法治人才的联合贯通培养。他向各兄弟院校给予法大外语教学的支持表示了感谢,鼓励我校教师与其他高校同仁积极开展进行交流与合作,深入探索“外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式,并预祝研讨会圆满成功!
张清在致辞中表示,新文科理念赋予了外国语言文学学者更广阔的多学科和跨学科视野。新文科大外语的背景下,人才培养更加倡导创新与融合,教育教学的多环节都面临着科学化、系统化改革的挑战与要求。不少院校在这个新的时期快速转型。作为国内一流法科强校的外国语学院,几代人砥砺奋进,光荣与梦想同在,先发优势与危机挑战并存。她还强调,突出教育教学实绩与加强教学研究是新时期高校外语教育工作者的必需之举与职责所在。
在主旨发言阶段,受邀的国内知名专家,结合我国当前对外语人才培养和外语教学的最新目标与要求,就外语教育理念、人才培养、学科建设、课程思政、教学方法等主题进行了探讨,叶洪、张磊、刘艳萍、徐珺、王强五位教授分别做了主持。
下午,五个平行分论坛和大会分论坛总结报告依次展开。李国强教授在总结发言中指出,本次研讨会是在学院开启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课程思政全面推进的大背景下召开的,这是全院教师外语教育教学研讨的一堂大课。无论是受邀专家,还是校内教师的发言都有很强的针对性,充分诠释了当前“融合与创新”外语教育教学理念。学院青年教师的主题发言理论性、实践性、逻辑性都非常强,对外语教学方法有着深入研究,充分展示了我院青年教师扎实的学术功底。他认为在这次研讨会上碰撞出的思想火花对未来的教学必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他希望全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避免“轨迹依赖”,要不断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新时代对外语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能够把各位专家提出的新理念、新方法,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不断地思考和提升。
本次教育教学研讨会的举办,为外语教育专家、学者、一线教师和教学管理者提供了学术交流与教学科研成果展示的平台。会议明确了新时期外语教育教学的目标、机遇与挑战,探讨了“外语+法律”特色人才培养及多语种外语教学的融合路径,讨论了育人和育才的具体实践路径,交流了教学与管理办法,进一步推进了新时期我校外语教育教学改革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