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通讯员 普雨晴)为庆祝法大建校70周年,传承法大文化,传递法大精神,突出国际法律人才培养的办学特色,中欧法学院推出中欧特色课程巡礼系列,全面介绍中欧法学院的特色课程。
“模拟商事仲裁”是中国政法大学中欧法学院欧洲-国际法学硕士项目的经典必修课程之一,一直以来被学生认可和喜爱。该课程由德国汉堡大学教授Hinrich Julius和六位助教共同讲授。Hinrich Julius现任德国汉堡大学法学院教授,中欧法学院联合管理委员会欧方主任。2004年至2009年期间,Hinrich Julius在德国技术合作公司(GIZ)担任法律合作办公室主任。2014年,Hinrich Julius与其他教授共同在中欧法学院讲授“中欧跨境投资”选修课。2015年至今,在中欧法学院讲授“模拟商事仲裁”课程。
中欧法学院重视以问题为导向的法律实践教学,支持国际模拟法庭教学和竞赛项目。每一位中欧法学硕士生均需要参与两次模拟法庭,一次为宪法诉讼模拟法庭,一次为国际商事模拟仲裁。中欧法学院鼓励学生参与以国际法规则适用为核心的国际模拟法庭竞赛和社会实践,为国际法律人才的成长提供实践平台。
“模拟商事仲裁”课程理论与实践结合,共分为三大部分内容。
Hinrich Julius在理论知识讲授部分提前给学生准备了课程材料参考,包含选定的Exquisite公司诉Equatoriana公司研讨案例以及相关国外法条等资料。通过精彩的课堂讲授,向学生讲解了国际仲裁、模拟法庭和CISG(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等相关知识,并就该课程的构成形式及成绩考核方式作出了细致解释。虽然因受疫情影响,教授无法亲临,但线上课程的容量与趣味不减,Hinrich Julius通过视频录制、zoom直播讲解与答疑的方式,让同学们清晰了解模拟法庭和仲裁的内容。
六名助教老师指导学生们进行研讨课。为了锻炼学生们从不同角度和立场思考的能力,同学们被分成12人一组的小组,并由助教负责组织讨论。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在两次研讨课中分别站在申请方和辩护方角度模拟演练,为最后的比赛做准备。长达四小时的学生互动和外籍教师指导,同学们对模拟法庭和仲裁的程序熟悉度和英语口语自信流利度得到了显著提高。
进入真实的模拟法庭打分比赛环节,学生们准备辩护人的诉状,分别代表申请方和被申请方组成模拟法庭进行对决。申请方和被申请方均由一名准备实体辩论的同学和一名准备程序辩论的同学构成。两人一组与其他小组对决,六名助教老师打分,真实还原法庭现场。小组成绩最高的获胜队伍,将有机会参加半决赛和决赛(这两场比赛为友谊赛,打分不计入最终成绩),接受同学们的观摩。
通过“模拟法庭和仲裁”的学习,学生对国际仲裁的理论、法律和技巧有了深刻的认识。这是一门别开生面的课程,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形、良好的交互性,使得欧洲法的学习更加生动、直观和多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