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下午,北京市律师协会民事诉讼法专业委员会一行到法律硕士学院座谈交流。北京市律师协会副会长马慧娟,监事琚存旭,理事、民事诉讼专业委员会主任许爱国,民事诉讼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王保华、张燕民、袁晖,秘书长徐洋,副秘书长李馨;我校法律硕士学院党委书记韩文生,副院长刘智慧,院长助理、经济法与社会法研究所所长刘炫麟,教学科研办公室主任黄晓慧,综合办公室主任王帅参加座谈交流。交流会在我校海淀校区举行,由刘智慧主持会议。
韩文生首先对马慧娟一行的来访表示欢迎,高度评价了近年来北京律师在党建、参与立法、普法宣传等领域作出的令人瞩目的贡献及北京律协对推动北京律师行业的健康发展起到的重要作用;并介绍我校法硕学院为国家培养立法、司法、法律服务领域需要的宽口径、复合型高层次法律人才的目标,表达了在民事诉讼法领域与北京律协进行多方面交流合作的愿望。
许爱国介绍了北京律协的基本情况,他以一个中心、两个服务、三个重点高度概括了北京律协的主要职能。他表示,法硕学院每年为公检法、律师行业输送许多优秀毕业生,希望双方共同探讨建立良好沟通交流平台机制,不断加深合作与交流,携手开创法律教育和法律实践协同创新的新篇章。
黄晓慧介绍了学院培养方案的修订情况,更加突出实践教学与训练环节、强化系列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并指出模拟法庭、模拟仲裁庭、模拟调解、法律诊所、案例研习等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实体法和程序法融合不够的问题,建议吸纳更多具备丰富实务经验的老师进行更为全面的讲授。
刘智慧介绍了双导师制的情况。她表示,双导师制不仅为学生学位论文写作提供专业指导,还为学生实习实践提供便利和帮助。今后,校内外导师可以共同申报涉及交叉学科的项目,还可以共同规划和编写专门针对法律硕士的教材,这些都可以作为未来双方共同努力的领域。
王帅表示,学院高度重视社会服务工作,开展了系列律师培训,同时也与各大律所深度合作,联合设立多项社会奖助学金、奖教金。他建议,双方可以联合创办更多论坛和学术交流会,共同开展案例编写工作。
刘炫麟认为,专职教师目前既需要做好知识传授的工作,还要对实务具备前瞻性的了解。他建议教师与律师联合开展教材编写工作,通过信息直报点产出智库成果,将律师办案过程中发现的重大社会问题进行整理总结。另外,双导师课堂的互补性也值得探索,开展深度培训亦是大有可为。
王保华认为,程序法的学习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务经验非常关键,对培养向律师行业输送的、具备复合型特质的法硕人才尤为重要。他表示十分期待与学院深入开展合作,愿意为学院在校外导师、实习基地、学生就业等方面提供便利和支持。
琚存旭认为举办此次座谈会具有很大现实意义,充分体现了双方各自的优势与互补之处,此次活动是北京律协与中国政法大学的双向奔赴。民诉委的每位委员都具备卓越的综合能力,他相信双方开展深度协作一定能为法硕学生打造优秀的平台,助力个人成长成才。
在交流讨论环节,气氛热烈友好,均表示对双方开展深度合作充满期待,希望在合作交流中深化友谊、取得硕果。
马慧娟作总结发言,她针对北京律协与法硕学院的合作内容作出如下四点展望:在教学方面,丰富双导师制,通过多样化渠道为学院推荐风格多元、得到普遍社会认同的行业翘楚来加入兼职导师的队伍中;在教材方面,鼓励委员会成员在与法硕学院教师的合作探讨中落实学术成果;在活动方面,希望多开展培训与模拟活动,邀请法硕学院的老师、学生紧扣热点话题加深探讨;在机制方面,签订战略协议或者框架协议,将双方的合作机制作为委员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韩文生进行会议总结,他感谢北京市律师协会和律师们对学院建设发展作出的贡献,希望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期待双方在沟通与交流中使得理论和实践的联系更加紧密,共同促进我国法治事业的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