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商学院第三届青年学术论坛在海淀校区成功举办。论坛以“新时代、新角色、新突破”为主题,搭建学术交流与合作的平台,为优秀硕博研究生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共同探索前沿理论,助力解决新时代经济管理实践中的挑战。商学院党委书记韩文生,副院长尹美群、刘志雄,院学科建设负责人以及商学院研工办、新闻中心的老师作为嘉宾出席本次论坛。
在学院的大力支持下,本届论坛实现规模与质量双提升,吸引了来自27所高校的优秀学子踊跃参与。据统计,论坛共收到54篇硕博研究生投稿,其中42名来自16所高校的学子入围现场报告环节,近百位校内外师生参加论坛并进行研讨。

尹美群主持开幕式,对参加论坛的校内外硕博士研究生表示热烈欢迎,并对论坛的准备情况进行汇报。

韩书记表示本届论坛投稿数量与质量均创新高,共收到校内外青年学者提交的50余篇研究成果,涵盖理论推演、实践案例分析及跨学科创新探索,彰显青年学者的学术活力。论坛旨在激励青年学者产出立足国际前沿、服务中国实践的学术成果。韩书记强调,青年学者应以问题为导向,聚焦“卡脖子”技术难题提炼科学命题;以创新为驱动,开拓学科交叉领域新赛道;以家国为情怀,践行“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学术担当。通过实证数据与理论分析的相互印证、模型推导与实践案例的彼此启发,推动学术理想与现实关怀深度融合。韩书记预祝论坛圆满成功,并寄语青年学者在此收获灵感、友谊与成长。

本次论坛共设八个分论坛,分别围绕“财政金融与公共管理”、“法经济学研究”、“数据要素与数字经济”、“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式现代化”、“数字化转型”、“企业治理与财务研究”、“供应链、产业链与价值链”、“劳动力研究”等主题展开研讨。
刘志雄首先揭晓了本届青年学术论坛获奖名单。本次论坛共设立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及优秀奖等四大奖项。李成宇、沈悦等22位青年学子获奖。
商学院教授巫云仙在闭幕致辞中系统总结了本届论坛的突破性成果,重点阐释了四大特色:其一,规模与影响力显著提升。本届共吸引全国27所高校硕博研究生投稿54篇,实现校外投稿量首次超越校内,且博士研究生投稿比例突破30%,创历史新高;其二,学术规范性全面提升。论坛通过构建"初筛-复评-终审"三级评审机制,组织八场专题分论坛的深度研讨与专家论证,形成严谨的学术质量保障体系;其三,学术荣誉与物质奖励并行。论坛设置多层级奖项激励青年学者;其四,学科建设成效显著。论坛重点推介商学院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及11个硕士点、5个专硕项目建设成果,预告2025年将新增“法学+经济学”“法学+金融工程”双学位项目。巫云仙教授特别致谢尹美群教授团队及会务人员的倾力付出,并呼吁与会者成为学科宣传大使,共同推进法学与经管学科的交叉融合,期待各位以此次论坛为起点,未来携手攻克更多学术难题,共同谱写学术研究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