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版权领域校地合作、共育版权专业英才,2025年9月17日下午,中国版权保护中心与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学院、北京大学法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举办版权人才培养工作交流座谈会。会议主题为“深化合作、共育英才”。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学院党委书记刘建研究员,副院长刘智慧教授,纪委书记、副院长梁敏研究员,知识产权创新与竞争研究中心主任、私法研究所所长陶乾教授,张宪讲师及学生代表栾羚博士等参加会议。
会上举办了版权历史文化展厅思政实践基地揭牌仪式。中国版权保护中心领导与包括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学院在内的四所高校有关领导共同为思政实践基地揭牌,“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学院版权人才实践基地”正式启动,校地合作育人开启新篇章。与会人员共同参观了中国版权历史文化展厅,借助珍贵的版权历史文献与实物,回溯版权事业发展历程,深刻感受版权保护对文化繁荣、科技创新的深远意义。该展厅集思政教育、实习实践等功能于一体,搭建起多元化平台,为版权人才培养提供了稀缺且鲜活的实景课堂。

在领导致辞环节,法律学院党委书记刘建表示,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学院作为全国唯一一所专门培养法律硕士、博士的学院,始终高度重视版权人才培养。未来,将与版权中心合作打通教学与实务深度融合的“最后一公里”:一是共享教学资源,联合推进案例编写与教材开发;二是深化思政育人,引导师生深刻理解版权工作的重要战略意义,筑牢理想信念根基;三是推动双向互动,既邀请行业专家走进校园授课,也推动学生赴版权行业一线实践历练。
教师代表陶乾、学生代表栾羚先后发言。
座谈会上,来自北京大学法学院、对外经贸大学法学院、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领导和师生代表也分别致辞或发言。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孙宝林总结发言。他指出,版权中心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指示精神,与首批四所高校共建版权实践基地,是融合思政与社会课堂、转化版权文化资源育人的新探索,也是推动版权学科与人才培养的新起点。他分享了三点思考:一是感谢高校支持,助基地联通课堂与行业前沿;二是持续依托展厅等平台,以中华版权智慧浸润育人;三是携手高校创新合作机制,将基地打造成版权文化传播新阵地,共促版权人才培养与文化强国建设。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学院将以此次合作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推动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让法大学子在版权保护的实践沃土中深耕细作,成长为推动国家版权治理现代化与法治中国建设的新生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