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搭建法学理论与法律实务的对话桥梁,拓宽博士研究生学术视野,为法律博士高层次培养注入实务养分,9月26日,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学院院长许身健教授带队,组织首届法律博士研究生赴北京市京都律师事务所,开展“田文昌老师法律课堂——与法大首届法律博士漫谈法律”交流活动。京都律所创始人、名誉主任田文昌,高级合伙人门金玲、翁小平及多位实务专家出席,学院首届法律博士、京都律所律师李明真统筹协调本次活动。

活动由京都律所合伙人杨海明主持,他代表律所对法大师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翁小平代表京都刑事辩护研究中心致辞,提出愿以开放平台为博士研究生的学术研究与职业发展提供支持,并期待与法律学院深化多维度合作,实现资源互补。
门金玲结合自身“博士求学—高校任教—律师执业”的多元经历,对同学们提出期望:法律博士培养的核心在于理论与实务的深度融合,需以扎实理论指导实践,力争在三年学习周期内产出高质量实践成果,为未来职业发展夯实基础。
许身健在致辞中指出,法律学院始终以培养“信念坚定、理论扎实、实践卓越”的复合型高层次法治人才为核心目标。首届法律博士项目是学校深化法学教育改革、服务国家法治战略的关键举措。学院希望通过此类实务交流活动,切实提升博士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推动理论与实务深度结合,为国家法治建设输送高素质人才。同时,他对京都律所的精心安排与大力支持致以诚挚感谢。
法律课堂开始后,田文昌以开放漫谈形式,聚焦法律博士关注的实务与理论焦点展开分享。他既针对职务犯罪辩护策略、律师专业化发展路径等实务难题进行细致解答,也围绕法律职业共同体伦理规范等理论议题深入剖析。作为曾在法大任教的前辈,田文昌律师还分享了自身“从教—办所—办案”的丰富实务经历,重申“律师既非天使也非魔鬼”的清晰职业定位,强调“律师对程序正义负责,即是维护司法正义”,并明确指出“专业化是律师个人发展与国家法治建设的核心动力”。他特别寄语法大法律博士:需以扎实专业能力推动“理论反哺实践”,在实务场景中主动发掘问题、高效解决问题,为法治进程贡献力量。

互动环节中,田文昌律师针对博士生在学术研究与职业规划中的困惑逐一点拨、耐心解答。同学们纷纷表示,田老师的分享兼具理论高度与实务温度,不仅厘清了长期困扰的理念难题,更打通了学术研究与实务应用的衔接思路,收获颇丰。随后,法律博士研究生还与田文昌律师、许身健院长及京都律所专家就具体法律问题展开深入研讨,现场交流气氛热烈。
此次活动是法律学院推进法律博士“实务导向”培养的重要实践,既为博士研究生搭建了对接顶尖实务资源的优质平台,也为法学教育探索“理论—实践”融合新模式提供了宝贵经验,对提升高层次法治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