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下午,由法学院、北邮联培智慧法学实验班(2025级)与马普伙伴研究组联合举办的智慧法学工作坊第一期成功开展,并围绕“数字人文展望”展开深入研讨。本次活动由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张力召集,特邀北京邮电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刘成群、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长聘副教授苏祺、中国政法大学法治信息管理学院教师周果和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法律史研究所所长、首届北邮联培智慧法学实验班班主任、副教授李富鹏共同参与。活动聚焦数字人文领域前沿成果和AI时代学术策略,以“法工融合、文工交叉”的合作理念,积极推进构建师生共进、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学术共同体。
会议伊始,由法学院张力副院长致开幕辞。张力副院长介绍了智慧法学工作坊的成立背景,提出对工作坊未来发展的展望,并对与会师生的到来表示诚挚感谢。

嘉宾发言环节,北京邮电大学刘成群教授结合自身数字人文方向的学术研究经历,提出“深度学科交叉”理念,为在座学者展示了跨学科方法论的创新价值。
北京大学苏祺副教授以“数字人文与传统人文学科的互动路径探索”为题,从理论与实践层面阐释了文理交叉学科的价值。她的报告为探索人文学科与技术的融合提供了新视角。
法治信息管理学院周果老师从技术演进角度系统回顾了人工智能发展历程,指出文理界限的模糊为人文研究带来的新机遇。
法学院李富鹏副教授以“绘制冲突”为题,通过丰富的历史档案展示了法律史研究中的问题意识的重要性。
在学生提问环节,同学们围绕人工智能在逻辑推理、理论构建与标准制定等方面的应用踊跃提问。各位老师悉心解答,并结合自身经验提供具体学习建议。问答之间,学者们也在互动中获得了新的研究灵感,实现了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
研讨会最后,张力副院长做总结发言,分享了学术研究心得。他充分肯定本次研讨对促进学者间深度交流的积极意义,强调跨学科对话对创新研究方法的重要价值,同时鼓励同学们善用学校平台,积极参与学术交流,将数字人文技术运用于学习实践。他期待工作坊持续为学者合作与学生成长提供高质量平台。
整场研讨会气氛热烈,学术氛围浓厚。学者们深入交流、相互启发,同学们专注聆听、积极互动。本次活动不仅成功促进了跨学科学者的思想碰撞与方法互鉴,也为学生提供了接触前沿、拓宽视野的成长机会,实现了学术交流与人才培养的双重目标。未来,学院将持续打造智慧法学工作坊这一高端学术载体,进一步推动跨学科对话与创新探索,为构建人文与科技相融、传统与创新互促的法学教育新生态贡献持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