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检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国际教育学院赴河北省高阳县参访交流 共建国际交流实践基地

来源:国际教育学院/港澳台教育中心   11-12   阅读:
T AAA

11月7日,国际教育学院院长、港澳台教育中心主任张伟,副院长曾涛、王福平,汉语教研室副主任刘芳,辅导员赵晓萌、颜可歆、朱远勍以及70余名港澳台学生和来自德国、意大利、俄罗斯、加蓬、卢旺达、萨尔瓦多等近20个国家的国际学生赴河北省高阳县参访,开展了一场集产业观摩、文化考察、学术交流于一体的实践活动。

县委书记蒋东方同法大师生举行座谈,对师生来访高阳表示热烈欢迎,围绕“黄金腹地、通达八方”“千年古县、文脉绵长”“产业强县、活力迸发”“开放包容、外向度高”几个关键词介绍了高阳情况,分享了县域发展的经验成效,表示希望借助学校在国际人才培养、跨文化交流等方面的优势,深化校地合作,为高阳高质量发展注入国际化动能。

张伟对高阳县领导班子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他介绍了学院的创建历史、管理与服务职能、学生人数和国别构成、专业分布、学习就业情况、人才培养方面的理念与实践,并表示希望未来双方在人才培养、教学科研、社会服务、跨文化交流等方面开展深化合作,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服务地方发展。

随后,县委常委、政府副县长梁恒和张伟共同为“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国际交流实践基地”揭牌。 双方领导及与会人员共同见证了该基地的建立。双方将利用基地,深入开展校地协同创新合作,为法大学子提供更多深入基层、了解国情、实践锻炼的平台。

参访期间,师生先后赴巾巾乐道产业育城中心、柏立信股份有限公司、棉花图纺织博物馆、布里留法工艺学校旧址及河北宏润新型面料有限公司参观。观摩或体验了延福屯冀中笙管乐、常氏太清拳、草木染等非遗项目,深入了解高阳各方面发展情况。通过数字展厅、后整车间与织造车间,实地感受高阳纺织产业的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的创新与活力,以及全球市场布局。

此次参访交流,是学院服务国家战略、深化校地合作、拓展在校生实践育人路径的重要一环。活动不仅为师生们提供了了解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窗口,更通过设立机制化合作渠道,为高校国际人才培养、县域人文和产业交流合作搭建了常态化平台。未来,学院将继续依托学科与人才优势,推动更多高质量国际合作与地方实践项目,为培养具有全球视野与家国情怀、知华友华的高素质法治人才贡献力量。

编辑 陈睿

关闭

| 热点新闻 |
| 法大微信 |
扫一扫,知道更多

手机版 | mobile phone version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 网络工作室负责维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电子信箱:news@cupl.edu.cn


新闻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