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颖
11月16日,第二届“嘉观杯”全国行政法案例创意微短剧大赛颁奖典礼暨卓越行政法治人才实践能力培养虚拟教研室教学研讨会在北京举办。会议由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共青团中国政法大学委员会主办,法学院行政法学研究所、卓越行政法治人才实践能力培养虚拟教研室、北京市宣传文化领域法治建设工作室联合承办,北京嘉观律师事务所支持。来自国内多所高校的专家学者、获奖学生代表以及司法部、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检察院等单位代表参会。
颁奖典礼暨教学研讨会开幕式由中国政法大学教务处处长罗智敏主持。中国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黄瑞宇在致辞中肯定了大赛采用微短剧这种受到年轻人欢迎的新传播方式,认为这是法治宣传与科技、艺术结合的有益尝试。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张力在致辞中表示,大赛以创意微短剧作为载体解读法律,为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注入了鲜活力量。实践教学是法学教育的核心环节,大赛与研讨会联动也是实践教学理念的生动实践。北京嘉观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毕文胜在致辞中肯定了本次微短剧大赛在顺应新时代法治宣传教育创新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颁奖仪式由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庆启宸主持。共青团中国政法大学委员会副书记付睿智,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行政法学研究所所长成协中、法治政府研究院院长赵鹏、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邸维蛟、法学院副院长张力,司法部普法与依法治理局综合处处长朱海鹏为获奖者颁发荣誉证书。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法律与社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胡敏洁认为,大赛作品融合了专业性与传播性,紧扣立法前沿,将抽象法理具象化,并深刻关注了现实生活中的行政法问题;北京嘉观律师事务所主任、创始合伙人韩雪表示,从作品中看到了法治宣传形式的创新和人才培养模式的突破,选题更广、涉及的法律主体更多元,充分实现了普法与实践教学的目的。
随后,“卓越行政法治人才实践能力培养虚拟教研室教学研讨会”举行,由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胡斌副教授主持,围绕主题“数字时代的法学实践教育”展开。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喻文光教授认为,数字时代的法学教育面临教师职业、学生就业和法学教育竞争的三重挑战,在人工智能时代要进行教学模式改革,教师应传授方法论,学生要学思维方式,培养创造性思维和反思批判能力至关重要。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张红教授认为,数字时代行政法学的研究范畴扩大,行政法目标发生变化,平台兴起使行政法律关系更加复杂,要主动拥抱科技变革,树立科技驱动下的法律理念,进行教学内容革新和教学方法改进。南开大学法学院王瑞雪教授建议法学教育者应主动适应变化,通过搭建“脚手架”的方法,弥合经典理论与现代表达、学生兴趣与学术深度之间的空间,实现传统与创新的有机融合。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张步峰教授认为,法学教育要从知识传授转向能力培养,核心是锻造AI无法替代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并教会学生如何将AI作为强大的学习与合作工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毕洪海副教授分享了他在数字时代对教育转型的思考,认为教师应从台前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幕后教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批判性思考。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行政法学研究所副所长张冬阳聚焦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具体路径,提出应从推动教学资源的数字化、进行图谱化建设以及实现智能化三方面着手,举办微短剧大赛是让法学知识在数字时代获得公共影响力的一种方式。
闭幕式由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行政法学研究所副所长马允主持,所长成协中致闭幕辞中表示,本届行政法案例创意微短剧大赛是应对数字时代教学挑战、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创新。这些创意成果将成为全国行政法教学界的共享资源,希望这一探索能够持续下去,让行政法教学更加生动、与实践紧密结合。
编辑:李晓慧
本文链接:第二届“嘉观杯”全国行政法案例创意微短剧大赛颁奖典礼暨卓越行政法治人才实践能力培养虚拟教研室教学研讨会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