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法律学院院庆20周年系列活动之法律实务系列讲堂第六十五期在海淀校区举办。本次讲座的主题为“知识产权民事诉讼庭审技能”,北京观韬律师事务所执行合伙人、知产委主任、法律学院2025级法律博士李洪江为主讲人,学院实践法学研究所张佳华主持并点评。
本次讲座以2024级法硕研究生同学的模拟法庭为开场,模拟案件为某两公司间的侵害著作权与不正当竞争纠纷。经过精彩的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庭审中法官总结本案争议焦点包括美术作品是否具有“独创性”、原告是否为涉案作品的合法著作权人、侵权产品与原告产品是否构成实质性相似以及是否构成不正当竞争。历时一个多小时的充分庭审,合议庭当庭宣判。

模拟法庭结束后,李洪江详细介绍了该案的前因后果,并引导同学们构建被告方的抗辩思维,了解如何通过有效沟通从当事人处获取关键信息。详细梳理本案的时间线后,李洪江点出原告在发布“玫瑰熊”等商品前购买过一批被告的苔藓小熊,并对比了被告的苔藓小熊与原告的玫瑰熊,揭示了本案与模拟法庭判决截然不同的案件结果,让遗漏了关键证据的模拟法庭同学们恍然大悟。随后,李洪江由浅入深,分析影响判定著作权侵权中“实质性相似”的因素,颜色、材质不同、技术难度较高不构成排除著作权侵权的理由,而对于产品功能则需额外考虑其实用方面与艺术方面是否相互独立。李洪江还以北京某科技有限公司与深圳市某精品制造有限公司侵害著作权纠纷案为例进行详细讲解。

模拟法庭被告组的同学在交流互动环节分享了对本次模拟法庭和讲座内容的心得体会。
最后,张佳华在点评中高度肯定了本次讲座的实践价值,认为李洪江将著作权侵权的裁判要旨和诉讼技能融入具体案例进行讲解,既深入又生动,并且有效引导同学们如何站在诉讼律师的角度思考当事人的利益并制定诉讼策略,讲座涵盖了律师沟通技巧与办案技能的实务要点。
法律实务系列讲堂作为法律学院品牌活动与实践教学的关键一环,因2025级法律博士研究生的加入而实现了内涵与模式的新跨越,充分展现了学院人才培养体系的持续完善与活力。学院将聚力夯实这一讲堂品牌,强化学术与实践的贯通融合,打通硕士与博士阶段的培养链条,为构建引领性、示范性的高层次法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