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教务处关于开展第六届本科教学观摩活动的通知,商学院积极部署、组织实施。2013年4月19日和24日在马丽娜副院长的带领下,学院教师分别观摩了张璞媚老师的《常微分方程》和张毅来老师的《微观经济学》。这两位老师均为2012年学院新招聘的海外留学归国博士。教务处吉家伍副处长受邀观摩了微观经济学课程。
2013年5月14日下午2:00,在学院路图书馆贵宾室举办了商学院教学观摩研讨会。商学院教师和教科办工作人员参加了研讨会,会议由马丽娜副院长主持,孙选中院长出席并讲话。
企业管理研究所副所长王玲教授对张璞媚老师的《常微分方程》课程进行了点评。她认为张璞媚老师外语口语纯正,授课表述清楚,注重内容导入和参考文献的介绍,注意理论和练习相结合,技巧成熟难能可贵。另外,她对张老师也提出一些建议,比如,加强课堂交流,注意中英文对照等。
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宏结教授对张毅来老师的《微观经济学》课程进行了点评。她认为张毅来老师无论从教态、语速、交流等诸多方面,都有着较高的起点。微观经济学概念多,对教师授课是个挑战。张老师在教学环节运用了导入法,环节完整。备课参考多本不同教材,相互结合运用。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建议。比如对“机会成本”概念的讲授还不够深入,这是难点也是与现实联系较为密切的问题。课件的制作还可以更精细,指导学生阅读要中英文教材相结合。
在自由发言阶段,陈明生教授首先回顾了自己初当教师时的情景,感叹张毅来老师作为新教师,有着良好的授课状态,与学生互动自如。余宇莹老师、郭武文副教授都谈到不同学科对同一概念可能有不同的解释,会给学生造成理解上的困难,这是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张弛老师和张毅来老师讲授相同课程,她说张毅来老师在课下经常与老教师做沟通和交流,吸取老教师授课经验,全身心投入备课中。关于双语授课问题,李宗怡老师认为双语教学是否需要中英文对照,应该根据学生英语程度因材施教。张淑静老师说,根据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学生认为专业课用英语讲授应该有深度,不能上成英语翻译课。杨丽花副教授认为有些课程英文讲授具有实用价值,比如国际贸易课程中关于合同、协议的部分。孙忠群教授鼓励两位新教师积极参加教学基本功大赛,代表商学院水平,争取拿到好名次。并且介绍了参赛获奖教师在教案、PPT、讲授等各方面的准备经验。
马丽娜对以上发言进行了小结。两位老师备课非常认真和充分,值得老教师学习,张毅来老师自入职以来,连续两个假期都在备课,放弃了回家团聚的机会;建议新老师多听老教师授课,去体会老教师的授课经验;课堂要增加与学生的互动,引导学生思考;提高PPT制作技术;课程之间应该相互衔接,同一个概念可以从不同学科来解释,才不会使学生的理解产生混乱;任课老师可以做一些摸底,对不同课程采用不同程度的英语讲授;鼓励我院教师去旁听成思危班聘请的北师大、中科院教师讲授的数学、微观经济学等课程,充分利用我校的资源。
孙选中参加了全程研讨,最后做了总结发言。他说,教学水平的提高需要相互交流,希望各研究所也要举办这样的研讨。目前社会和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水平要求越来越高,他们的期望是否能够得到满足,对我们是个挑战,我们的教师要变革自己的教学方式,从传统教育向现代转型,向国内与国外相结合转型,主动迎接挑战和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