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日桃李芬芳,明日国之栋梁”。中欧法学院精心推出“‘桃李’有言”毕业生专访特辑,旨在与大家一同深度探寻毕业生们的成长轨迹,聆听他们的肺腑之言。这些毕业生带着中欧法学院的印记,奔赴各行各业,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学院的教育成果与价值理念。通过他们的故事,我们不仅能看到个体的拼搏奋进,更能洞察学院教育在塑造涉外法治人才方面的深远意义与卓越成效。
李梦,北京市君合律师事务所合伙人,2011年获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学士学位,2013年获德国汉堡大学欧洲-国际法学硕士学位,2014年获中国政法大学民商法学硕士学位,2020年获美国弗吉尼亚大学法学硕士(LL.M)学位。

李梦律师在劳动法领域有丰富的经验。她自2014年加入君合北京办公室劳动组以来,曾起草、修改并完成多种雇佣文件,例如员工手册、劳动合同、保密协议、竞业限制协议、劳动关系解除协议/通知等。李梦曾参与并协助为多家跨国公司提供劳动法日常法律咨询;并为企业重组、关闭或其他战略安排过程中的大规模员工安置项目提供法律服务。此外,她还参与处理了多起劳动争议案件,包括大规模的集体劳动争议案件。李梦律师代表过的重要客户包括多家世界500强企业、知名国企及民营企业。
在涉外劳动法领域,李梦以其卓越的专业素养和独特的视角,成为北京市君合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她曾在中欧法学院攻读双硕士学位,这段经历不仅塑造了她的法律思维,也为她日后的职业生涯奠定了坚实基础。
法学院的时光:多元与思辨
谈及中欧法学院,李梦首先提到的是其独特的培养模式。她认为,学院为涉外法治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她分享道:“培养学生的法律外语能力,是中欧法学院的一大特色。一年纯英文教学对于提高英语能力有很大帮助。”在她主要负责的劳动法业务中,80%以上的客户是外资企业,日常工作中需要频繁使用英文与客户沟通。法律英语的熟练掌握,使她在与外国客户交流、解释中国法律问题时能够游刃有余。

除了语言能力,多元的法律知识和视野也是中欧法学院赋予她的宝贵财富。李梦说:“中国法是基础,学院找到了优秀的老师来讲授中国法,同时,欧盟法的学习经验有助于同学们从多角度理解不同法律体系和社会实际情况。”在本科阶段,她并未系统学习过中国劳动法,而中欧法学院的欧盟法模块,让她接触到了德国劳动法、欧盟劳动法等内容,锻炼了她的法律逻辑和能力。这不仅让她在与境外客户沟通时,能够站在客户的视角去理解中国的相关法律制度,也让她在多元法律背景下,形成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理解法律逻辑、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这对她作为律师的职业发展至关重要。
(二)良师益友的指导
在众多老师中,李梦印象最深刻的是她的中国法导师曹培老师。她说:“曹老师不仅耐心指导了我毕业论文的写作,而且还关心我毕业后的发展,包括在我2019年去美国弗吉尼亚大学读LLM时积极为我写推荐信等,我们本周还通过微信交流过。”曹老师不仅在学业上给予了她丰富的知识,更以亲切和关心的态度,成为了她人生道路上的良师益友。
律师生涯的探索:选择与成长
(一)职业方向的选择
谈及为何选择律师作为自己的职业方向,李梦给出了理想与现实的双重理由。她坦言:“理想一点的理由是希望用自己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现实一点的理由是当时红圈所的业务发展以及收入待遇等都是向上发展的,很有吸引力。”在毕业之前,她曾在4家红圈律所实习,前3家分别涉及不同的业务方向,包括基础设施的商事仲裁、劳动法和资本市场,在此之后才确定自己更适合、更有兴趣从事劳动法方向。第4家实习律所正是劳动法方向,她最终正式入职,并一直坚持该方向。
李梦还分享了自己在实习过程中的经历:“中欧的同学会有一些特殊性,我们的课业压力更大,这就导致我们能够去实习的时间可能相对较晚。我基本上是在研二暑假才有时间申请实习。”当时,她面临的问题是,自己没有对应的实习经验,而几乎所有HR在招聘时都要求有实习经验。但她认为,重要的是不要因为担心简历没有通过或者结果不好,而影响自己不敢尝试投递简历。她鼓励大家尽量大胆多投简历,在获得实习经验后逐步向更好的律所投简历实习。
(二)工作中的挑战与收获
李梦表示,在律师工作中,挑战是日常的,但中欧法学院的学习经历为她提供了强大的助力。“中欧的学习经历让我工作后没有特别的不适应,特别是中欧的‘卷’文化,让我在工作中保持了持续学习和进步的状态。”她提到,中欧的考核方式、教学节奏以及同辈竞争都让她在学习期间保持了高度的紧张感和进取心,这种习惯延续到了她的职业生涯中。
对后辈的寄语:坚持与奋进
(一)在低谷中坚守希望
对于中欧法学院在读的双硕士,李梦给出了自己的勉励和建议。她坦言:“我读LLM时的年轻同学告诫我:认为年轻人不如自己,是中年人变油腻的特征。所以我可能不是站在享受到了时代红利的立场上输出一些勉励和建议,只是说几句供大家参考。”她指出,当前法律行业基本上处于低谷时期,理解师弟师妹们可能会因此有一定迷茫或沮丧,但大环境困难可能对所有人来说都是难的,“留在牌桌上”很重要,如果有一天有转机要抓住机会。
李梦还提到,哪怕在当前,头部的律所和律师也还是有不错的业务,如果大家有相关志向的话,多一点耐心,精心打磨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争取做到行业的头部甚至是顶端。她强调:“我们只有熬过了向下的时期,才能迎来向上的时期。”
(二)汲取力量,砥砺前行
在心情低落的时候,李梦会从美国大法官金斯伯格的经历中汲取力量。她回忆道:“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像金斯伯格这么优秀的女法律人在刚毕业的时候也不被允许进入律所工作,只能去学院当老师。我觉得即使再难,也总比她当年的处境要好,这也给我一些力量。”她希望,无论面对怎样的困难和挑战,师弟师妹们都能保持坚定的信念,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法律梦想。

李梦的故事,是中欧法学院优秀校友的缩影。她的经历和感悟,不仅展示了中欧法学院在培养涉外法治人才方面的卓越成果,更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欧学子在法治道路上不断前行,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