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区协同育人行动以进一步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法大的“德法兼修”重要嘱托为指引,以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完善以实践为导向的法学院校教育培养机制”为方向。“德”即品德,品德要在实践中研磨;“法”即技艺,技艺需在实践中锤炼。经由校地协同路径,通过法大研究生奔赴海淀基层的实践育人行动,达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德法兼修”重要嘱托的目的。以上是本次活动的初心使命。
冯怡博,法学院2024级硕士研究生。在学校“实践育人”理念指导下,该生于2025年3月至2025年6月赴北京市海淀区清河街道办事处开展社会实践工作,实践期间,冯怡博深度服务首都基层治理,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多起复杂法律纠纷、参与社区入户走访和街道普法活动。
专业普法纾矛盾,法治筑基促善政
在清河街道办事处司法所实习期间,冯怡博深度参与了基层法律服务工作,协助处理噪音扰民、摄像头安装、停车剐蹭、流浪犬伤人隐患等21起居民纠纷。通过学习运用“背对背调解”和“面对面协商”相结合的方式,冯怡博协助司法所工作人员梳理矛盾焦点,独立撰写了2万余字的法律问题报告,并参与优化纠纷解决方案。每当看到居民握手言和的场景,冯怡博都深切感受到法律工作的社会价值。
此外,冯怡博还参与了清河街道办事处法治政府建设。他通过参与行政执法、行政复议、法律援助、法治宣传、法治调研等活动,直接参与到法治政府的建设和推动中。冯怡博通过对行政执法规范化的跟岗学习,系统观察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在基层的落地机制,深切体会到执法全过程留痕的制度价值。他在行政复议辅助工作中,参与案卷归档、文书送达等基础工作,通过参与行政诉讼案件庭审旁听,整理庭审争议焦点,观察到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对实质化解争议的推动作用。在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普法活动中,冯怡博与司法所、社区工作人员共同策划开展专题普法宣传。活动通过案例讲解、互动问答等形式,向居民普及《国家安
全法》《反间谍法》等法律法规,并结合反电信诈骗、反邪教等内容增强居民的安全意识。活动现场,冯怡博发放宣传手册,解答居民疑问,当看到大爷大妈们恍然大悟的表情,当听到小朋友准确复述安全口诀时,他深刻认识到普法工作润物细无声的力量。


(冯怡博参与街道国家安全日联合普法工作)
网格连心听民声,共治协商解民忧
除司法所的日常工作外,冯怡博主动申请深入社区一线实践。在西二旗一里社区爱国卫生日大扫除行动中,他与社区工作人员顶着烈日,用夹子清理绿化带里的烟头、塑料袋等垃圾,通过身体力行的垃圾分类宣传实践垃圾分类切身感受到社区卫生维护的不易。在参与“接诉即办”机制时,冯怡博见证社区如何快速响应车棚杂物堆放等问题,真切体会“未诉先办”的主动服务模式。在跟随西二旗一里社区潘松书记入户调解暖气管断裂纠纷时,冯怡博和潘书记通过法理与情理的有机融合,最终促成楼上租客与业主达成和解,生动诠释了“大家商量着办”的基层治理智慧。



(冯怡博在社区与社区工作者开展垃圾分类、接诉即办、入户等日常工作)
基层是最好的课堂。在带教老师指导下,冯怡博深度体验的纠纷调解、法律咨询与社区普法,既是依法行政在“最后一公里”的生动实践,更是法治政府建设神经末梢的具象呈现。带教老师评价他既有勤学善思的学术品格,又有耐心细心的为民精神,并鼓励他在专业上勇攀高峰,在实践中脚踏实地。这段经历使冯怡博深刻领悟到基层治理的双重维度:既要有化解矛盾的法治精度,又要有关怀弱势群体的人情温度;既需要接诉即办的应急能力,更要具备未雨绸缪的服务意识。为此,冯怡博主动延长实习时间,计划暑期全职投入社区治理,将青春汗水挥洒在法治中国建设的基层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