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检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子法大  >  正文

【红色领航·五育砺行】中欧法学院学子在沙河镇敬老院开展“金秋献礼·红色旋律暖人心”主题志愿服务

来源:中欧法学院   10-29   阅读:
T AAA

【编者按】为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五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中欧法学院开展“红色领航・五育砺行”系列实践活动,统筹推进德育立心铸魂、智育筑基强能、体育固本健体、美育陶情润心、劳育砺行践知。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多元活动设计,引导学生在服务社会的生动实践中,锤炼品格、增长智慧、强健体魄、涵养审美、淬炼本领,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全方位助力学生成长为符合时代需求的涉外法治人才。

秋意渐深,菊黄盈枝。重阳节将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10月25日上午,中欧法学院9位志愿者前往昌平区沙河镇敬老院举办了“金秋献礼·红色旋律暖人心”专项志愿服务活动。本次活动中,同学们以“红色文化艺术团”演出等形式,为现场30余位长者送去温暖与关怀。

活动在陈嘉敏、李欣然、刘思睿领唱的《我和我的祖国》中拉开序幕。旋律悠扬响起,志愿者们用饱满的热情和嘹亮的歌声,唱出了对祖国的深情告白。随后,《明天会更好》的歌声缓缓流淌,志愿者们用充满希望与温暖的演唱,向长者们传递着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谢龙琴、叶佳淼为老人们带来了手势舞表演。手势舞《闪闪的红星》以整齐划一的手势动作,再现革命年代的精神图谱。手势舞《美丽中国》以柔美舒展的动作,描绘出一幅青山绿水的秀美画卷。志愿者们用流动的手势,表达着对锦绣河山的深情礼赞。

林陈阳、秦思乐、王启明为老人们带来了《中华颂》《我爱这土地》《沁园春·长沙》的集体朗诵。从对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赞颂,到对脚下土地爱得深沉的眷恋,再到“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豪情,志愿者们用铿锵有力的声音抒发家国情怀,展现出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

在节目尾声,志愿者们与敬老院的工作人员共同演绎了舞蹈《酒醉的蝴蝶》,轻盈的步点踏出欢快的节拍。老人们或拍手打节拍,或微笑轻摇,每一个笑容都在秋阳下闪亮,每一次互动都传递着温暖与活力。

文艺表演结束后,活动进入手工制作环节。志愿者与长者们默契配合,利用树叶、干花等自然素材,通过撕、拼、贴等简单易行的动作,共同在卡纸上构筑秋日画卷。零散的自然元素被赋予了全新的生命。不多时,一幅意境悠远的“秋韵图”跃然“板”上。

志愿者林陈阳铺展红色宣纸,写下“福”“寿”“双”“全”四字与“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对联一副,向爷爷奶奶表达祝愿。几位长者亦兴致盎然,参与现场创作,红纸铺展在长桌上,墨香氤氲。

随后,志愿者协助长者们将书法作品贴于门房,以作留念。每一幅作品如同一条微缩的文化长廊,映出岁月安好的光影。

在近两个小时的活动里,中欧法学院的志愿者们通过文艺展演、书法创作、手工互动及陪伴交流等形式,为沙河镇敬老院的长者们带去了欢乐与温暖。本次活动不仅丰富了长者的文化生活,也为志愿者提供了服务社会和弘扬红色文化的实践平台。

据悉,本次活动是“红色文化艺术团”的第二次亮相,是学院推动红色文化育人、创新思政教育形式的重要举措。未来,艺术团将持续推出红色主题文艺节目,走进社区、学校和基层机构,发挥文化志愿的辐射作用,引导青年学子在参与中增强文化自信与社会责任感,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编辑 陈睿

关闭

| 热点新闻 |
| 法大微信 |
扫一扫,知道更多

手机版 | mobile phone version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 网络工作室负责维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电子信箱:news@cupl.edu.cn


新闻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