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高等教育国际化已成为一个全球性浪潮,成为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共同抉择和普遍战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扩大教育开放,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提高交流合作水平,要求高等学校“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学校一直坚持“开放发展”战略,也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与建设世界知名法科强校的目标还存在较大差距,如学校对自身国际化战略定位有待进一步明确;学校合作与交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待增强;学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空白亟待填补,等等。“十三五”期间,学校将深入贯彻落实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精神,努力开创学校外事工作新局面。
一、指导思想与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紧抓“进一步扩大教育开放”这一重要历史机遇期,深入探索扩大教育开放、提高学校国际交流合作的工作思路和具体措施。坚持内涵提升,特色发展,整体推进国际化发展战略,全力争取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加快国际化办学进程,打造国际化办学品牌,开创国际交流与合作新局面。
(二)总体目标:深化优质合作,打造高端平台,健全服务机制,规范外事管理,服务学校中心工作,服务国家外事大局,进一步明确并大力实施国际化战略,大力提高学校对外开放和国际化程度,提升学校国际竞争力及影响力。两大战略目标:一是培养师生的国际意识、国际视野、国际交往能力、国际竞争力,二是提升学校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
二、主要任务与措施
(一)深化优质合作,打造高端平台
1.提升国际合作与交流的质量与水平
学校国际合作经历了跨越式发展,但在现有的173所合作伙伴院校中,并非所有院校都有持续实质性合作项目。“十三五”期间,国际化工作重点将转向提升国际合作的质量与效益,筛选原有优质伙伴,拓展新的可持续发展伙伴,建立战略合作伙伴。为此,学校将以配合国家外交大局、契合法大办学目标为前提,重点加强与美英德澳等世界高等教育强国的院校,特别是世界顶尖人文社科院校的合作;积极开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前谋划合作伙伴的布局;继续填补与其他世界舞台上活跃经济体院校的合作空白,每个国家和地区选取1-2所优质院校。力争到“十三五”末,与我校的合作伙伴控制在约50个国家和地区,总量不超过200所,并与其中的30所世界一流大学建立密切合作关系。依托全球优质教育资源,为学校师生创造进入国外一流教育、研究、公共机构的学习交流机会,营造开放的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氛围。
2.重点打造五大高端平台
(1)孔子学院
继续大力支持孔子学院的建设与发展,全力将现有孔子学院打造成为“全球优秀孔子学院”,力争“十三五”期间再创建1-2所孔子学院,并以此为平台全面深化国际合作。为此,学校将进一步健全机制、完善制度,加强汉语教师、志愿者队伍建设,加强对外汉语专业建设,配合国家外交大局和学校国际化战略布局,拓展合作院校,共建孔子学院。同时,充分利用现有孔子学院,以点带面,全面开展各类文化、学术交流活动,多领域深化合作,使孔子学院真正成为广大师生海外交流学习的平台,成为国际学术、科研合作的平台,成为学校提升国际影响力的平台。
(2)中欧法学院
继续大力支持中欧法学院持续、稳定发展,将其建设成为资源共享的优质平台,推进学校国际化法律人才的培养。为此,学校将继续做好与欧洲合作伙伴之间以及上级主管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工作,继续为学院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继续支持邀请来自欧洲合作伙伴的大量师资以及多种学术活动的举办,推动中欧法学院在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等方面取得更多丰硕成果,使中欧法学院成为中外合作办学的品牌,成为合作培养国际型法律人才的品牌。
(3)协同创新中心的海外研究中心
继续积极支持并协助各协同创新中心建立海外研究中心,并充分利用这一高端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全面推进学校教学、科研及人才培养的国际化。为此,学校实施“中国政法大学协同创新中心海外名师进法大计划”,联合有关部门制定具体实施办法,有计划地引进海外高端人才和学术团队,不定期聘请国际一流专家学者来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推进“中国政法大学协同创新中心青年骨干教师海外提升计划”,支持优秀学者到海外进行访学、研修,培养国际优秀学术人才。
(4)全球或区域性国际教育组织
充分利用已加入的全球或区域性国际教育组织,积极拓展国际合作,通过此类平台迅速、有效地加强和拓展新旧战略合作伙伴。主动邀请欧亚太平洋大学联盟、全球法学院联盟等国际组织领导人来校访问或讲学,深挖合作资源与潜力;积极参加国际组织年会,夯实和扩大与联盟内优质伙伴的合作;利用联盟的合作研究项目等,加强院校间学者的交流与合作。
(5)新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申请建立2-3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填补合作办学空白,使其成为学校推进国际化办学的崭新平台。为此,学校将重点支持对外合作交流经验丰富、已经在某些专业领域与国外合作伙伴建立良好合作基础的学院,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完善项目申办条件,为项目开展创造良好条件和环境,确保实质性引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明晰人才培养模式和目标,成为学校国际化办学新的增长点。
(二)深化综合改革,推进国际化办学
1.引智与本土培养并重,打造国际化师资。一方面着力引进高层次国外专家,引领教学科研;扩大专业外籍教师规模,开设外文专业必修课,打造一批精品课程;建设外专公寓,完善生活配套与服务,改变外籍教师管理边缘化情况,建立稳定的外籍教师队伍,使其融入法大,融入本土师资;另一方面着力推动本土师资国际化拓展,有计划地开展海外提升,鼓励教师“走进国际学术界”,开展合作研究,不断提高师资国际学术对话能力和研究参与度。
师资队伍的国际化,涉及多个管理部门及二级学院的联动协调,学校应整合各管理部门外专经费,整合各学院引进外专授课需求,整合各科研项目外专参与需求,建立起促进本土师资与外籍教师交流互动的机制,形成本土师资和外籍教师的合力。
2.推进双向流动,打造学生国际化。一方面要充分争取各种资源,拓展项目渠道,提高外方奖学金项目比例,加大学生资助力度,鼓励和支持学生海外学习、实习及文化交流,瞄准世界一流大学或一流学科,扩大与重点合作伙伴的学生交换项目,推进学生互换、课程和学分互认、学位互授或联授;另一方面要加强国际化专业课程建设,加强招生宣传,充分利用中国政府各类奖学金,吸引更多优秀留学生来校学习。通过双向流动,打造学生国际化平台,建设国际化校园文化。学校有关部门应相互协作、综合协调,共同推进国际小学期建设,规范国际小学期的教育教学活动。
3.实施系列计划,打造科研国际化。大力实施“走进国际学术界”计划,建立“中国政法大学国际学术活动基金”,着力培养一支具有国际科研合作能力的队伍;实施“国际学术组织建设资助计划”,支持学校有关机构与国外学术机构合作建立国际学术组织,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国际学术组织;实施“国际学术会议资助计划”,鼓励教师出国参加或学院在华举办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实施“高水平国际学术期刊发文奖励计划”,鼓励教师在有较大影响的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和出版学术著作,扩大研究成果的国际学术影响;实施“学术著作外译计划”,支持如《中国法律》等中华学术精品的多语种翻译出版工作;实施“英文网站建设计划”,支持学校英文网站建设及各学院英文网站、外文学术网站建设。
4.建立学校“大外事”工作机制,规范外事管理。改革创新学校的外事管理体系和工作机制,革除与国际化不相符的管理机制和管理模式,在加强学校外事部门归口管理的同时,继续深化校院二级管理,推动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的重心下移,充分调动和提高院系、科研机构对口国际交流的能力,发挥院(所)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的主体功能;实施“管理干部海外培训计划”等措施,确保管理队伍满足学校国际化战略的要求;建立“大外事”格局,统筹全校的国际合作交流工作,进一步提升学校合作办学、国际交流、短期访学、孔子学院建设等工作水平,建立专家咨询和师生参与机制,保障国际化战略有效推进;进一步加强外事系统信息化建设和制度建设,规范外事管理,提高服务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