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第十一期教授午餐会在国际交流中心听风厅举行。中国政法大学比较法研究院副教授翟远见与同学们共进午餐,一起探讨了“读书之乐何处寻”这一话题。
“第一本教材很重要”,翟老师用婴儿的第一口奶比喻第一本专业书,“口味养成了,再改变就难了”。他建议同学们在接触一门新学科时,不要饥不择食地抓起什么书都读,而是要多听老师的建议,选择一本“靠谱”的教材。学有余力,再选择其他书籍对比阅读。他进一步解释说:“选择专业类书籍有一个基本原则,即一定要先选择能够传授相对确定性知识的书。其后在对比阅读阶段,若有困惑,可通过进一步的学习、钻研去解决。”
翟老师认为,组成读书兴趣小组是钻研经典的理想形式。他指出,同龄人之间存在共同困惑,坐在一起对这些困惑进行探讨,很有必要。谈及阅读笔记,翟老师说:“做好了读书笔记后,作者的写作思路、论证逻辑等重要方面就会很清晰地浮出水面。”
同学们还与翟老师讨论了读书过程中的“怀疑精神”。翟老师赞同持有怀疑精神,但他并不主张一开始就对所阅读的书籍句句生疑、字字不信。他提出:“最好的方式是一开始要相信自己所阅读的书,等到对比阅读之后,在大致掌握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再对此进行怀疑。”尔后,翟老师谈到如何选择书籍时说:“语言不好的书我不读,书籍表述不清往往是因为作者自己思路不清晰。一个思维清晰的人,也会有清晰明确的语言表述和缜密严谨的思维逻辑。”他还说,有些书可能跟我们没缘分,就好像不是所有见过面的人都会成为我们的朋友一样,“命里无时莫强求”。
翟老师建议同学们最好将阅读与专业课学习相融合,比如,学法理学这一课程时多阅读法理学相关书目,学民法时多选择阅读民法书籍,以此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
翟老师也谈到,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不能“麻雀跟着蝙蝠飞,熬眼带受罪”。他祝愿同学们能够“虚心诚意”地读书学问,达到“开心明目”的学习效果。
教授午餐会是学生处和后勤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联合推出的一项新型师生交流活动,目前已成功举办十一期。活动希望搭建师生近距离沟通的桥梁,倡导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进行畅谈,增进师生间的相互了解,实现思想碰撞和情感交融。“中国政法大学学生处”和“尚学法大”微信平台将持续为同学们提供教授午餐会的活动通知和报名通道,并分享相关活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