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落实《中共中国政法大学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机关作风建设的实施方案》(法大党发〔2018〕49号)要求,深入践行《中国政法大学“作风建设年”专题活动工作方案》(法大党发〔2022〕14号),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秉持“以师生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简化办事流程、深入基层单位,提高信息共享程度,“全方位”“全环节”“全链条”提高服务师生的质量。
推进新文科建设,多措并举发展新兴交叉学科领域。面向学院、直面教师,通过组织近20场调研会、畅通学科建设建言献策渠道等,将学科交叉融合发展思路贯彻到面、落实到点。对接国家重大战略、经济社会关键领域和科技发展前沿,尝试搭建教师跨学科交流与发展平台,为教师创造机会以激发交叉学科建设的火花,为培育新兴交叉学科提供参考。规范学科建设制度,每年签订交叉学科、新兴学科建设项目协议书近10份,“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大力推进新文科建设,鼓励和支持法学学科与法学以外学科的交叉研究,深入实施“新兴学科培育计划”“交叉学科繁荣计划”“高精尖学科协同培育计划”,近年来,共遴选产生25个校级交叉学科建设项目,14个新兴学科建设项目,其中全球学、法治文化、法商管理、法律职业伦理、数据法学、国家安全学等建设项目已成功设置成为二级学科,学科发展层次得到跃升;体育法学、卫生法学等已作为研究生招生方向,开展博士硕士研究生招生培养工作。
(中国政法大学校级交叉学科、新兴学科建设项目协议书)
多方征谏纳言,创新性编制“十四五”规划。“十四五”规划编制期间,重视全方位、多渠道征求并吸纳校内外各方各界的建设意见,共计召开9次校级决策会议和教师代表大会,3次学科建设专题研讨会议,全面谋划学校事业和一流学科高质量发展。一是坚持师生期盼与学校宗旨融合。借助互联网开展意见征集活动,从发展目标到重点举措,从困难不足到解决路径,共计168名师生提出建言672条,涵盖学校38个院部处所。二是坚持民主办学与顶层设计结合。以学校第七届教代会第三次会议为契机,统筹9个专项规划的负责部门,分别从党的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国际化建设、开放办学与数字法大等8个板块,提出76项具体问题,向193位教代会代表征集意见。三是坚持专家意见与规划导向兼顾。面向26个教学科研单位负责人、基层教学科研单位负责人,从学校总体布局、发展目标、优先领域、重要举措及困难瓶颈等方面进一步征集意见建议,整理形成意见建议77条,形成《中国政法大学“十四五”规划编制征集意见建议汇总报告》《教学科研单位对学校在“十四五”规划期间事业发展的建议意见》;为规划编制提供一手资料。同时,配合学校领导带队深入全校各行政单位、教学科研单位对规划初稿进行专题调研并再次征求建议意见。
(部分征求意见的渠道与报告)
(部分调研报告)
回应学生需求,靶向施策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秉持就业无小事原则,与学校其他部门一起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疫情防控工作及“稳就业”决策部署,坚定信心、迎难而上,以学生为本,全力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一方面,研究制作统一的一流学科证明模板,每年出具百余份证明,解决毕业生就业中出具证明难的问题,为学生就业提供便利。另一方面,坚持特殊问题特殊对待,对学生需求做到“有呼必有应”,针对部分就业单位不认可学校统一模板的情况,为有特殊要求的毕业生按需开具学科证明,保障学生求职就业畅通无阻。
(为毕业生开具的一流学科证明)
持续优化信息统计,多渠道共享数据。为解决各部门决策过程中数据缺失或数据差异的问题,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着力于数据统计与数据共享的“两手抓”,在实质上,主动承担信息统计分析工作,基于教育部教育事业综合统计报表,从学生、教职工、科研、财务、学科建设和办学条件6个维度抽取数据,运用大数据分析方法,研究编制年度《中国政法大学统计分析手册》20多册;在程序上,进一步规范数据资料和统计台账的归档归口工作,严把数据源头关,规范并畅通数据查询使用申请流程,积极协助学校各部门提供数据支持。
(《中国政法大学统计分析手册》部分内容)
为拓宽数据共享渠道,提高数据透明度,积极配合学校在信息公开网站上高质量呈现与更新办学基本情况专栏的数据,做到学校基础数据集中概览,实现面向全校的数据公开与共享,确保数据的全面、统一、准确。同时,开展数据服务满意度调查,提高数据监管力度,广泛听取师生意见,不断提升工作水平,自2021年开展调查以来,受到各个部门的百分百好评。
(学校信息公开网“办学基本情况”数据公开)
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持续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进一步加强“以师生为中心”的服务意识,把“我为师生办实事”落到实处。